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山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

中山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

  • 字数: 380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编者:黄春华//何金寿|责编:李锐锋//冼惠仪
  • 商品条码: 97872181455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之一种 ,集中体现了当地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有一定的 资料记录意义和研究价值。全书主要分六大章节, 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山及各革命老区村从大革命时 期至今90余年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山革命老区村 在战争年代的光辉事迹,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奋斗 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革命老区村在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 得的辉煌成就,是对中山革命老区多年来发展轨迹 的总结梳理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 第一节 区域概况 第二节 区域及名称沿革 第三节 资源优势 第四节 中山市革命老区概况 第二章 大革命运动和中共中山组织的建立 第一节 中共中山组织的创建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中共中山县支部的建立 二、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山建立 第二节 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一、香山农民运动兴起 二、中山县农民协会成立与农民运动深入发展 三、农民自卫军诞生 四、支援省港大罢工 五、共产党及青年团组织发展壮大 第三节 卖蔗埔起义与大革命失败 一、反对右派势力的斗争 二、濠涌之役和土豪劣绅残杀农民协会干部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中山 四、卖蔗埔起义的经过及各乡农民协会的支持 第四节 革命低潮时期中山九区人民的艰苦斗争 一、中共中山县委遭破坏 二、革命低潮时期中山九区人民的艰苦斗争 第三章 开辟根据地,铸起抗日钢铁长城 第一节 中共中山组织恢复与重建 一、中国青年同盟中山支部建立与发展 二、各地中共组织相继恢复 三、中共中山县委建立 第二节 全面抗战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 一、“中山县抗先”与“中山县妇协”成立 二、叠石阻击战与两次“横门保卫战” 三、长洲战时服务团和中山一区游击训练班 第三节 敌后游击战争 一、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武装创建 二、“白皮红心”政权建立 第四节 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开辟 一、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 二、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在五桂山成立 三、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发展 四、珠江敌后武装斗争中心转移中山 五、人民抗日武装的壮大与义勇大队成立 六、敌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 第五节 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建设 一、开展整风学习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二、交通情报工作 三、区乡抗日民主政权和中山县行政督导处建立 四、开展减租减息和群众性大生产运动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开展与反顽斗争 六、军民鱼水一家亲 第六节 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中区纵队在五桂山成立 二、挺进粤中及沿途区、乡人民支持 三、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四、打破日军与伪军以及顽军的“五九扫荡” 五、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战略转移和抗战胜利 第四章 坚持武装斗争,迎来中山解放 第一节 五桂山区武工队建立及自卫斗争 一、抗战胜利后中山形势与党组织斗争策略转变 二、五桂山区武工队建立及自卫斗争 三、五桂山人民支持斗争 第二节 中共中山组织和武装斗争的发展 一、党组织巩固与发展 二、武装斗争恢复和发展 三、交通情报网建立 四、巩固五桂山革命根据地 第三节 群众运动与统战工作 一、群众运动开展 二、反“三征”斗争 三、隐蔽战线开辟与“白皮红心”政权建立 第四节 中山解放 一、中共地方组织各级机构调整与加强党的建设 二、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加强军事斗争 三、中山解放与接管石岐与小榄以及黄圃 四、清剿残敌及解放周边岛屿 第五章 在探索中前进 第一节 土地改革和过渡时期 一、各级人民政权和城乡新经济秩序建立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互助合作化初步发展 三、水利建设初见成效 四、扫除文盲及乡村卫生事业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一、大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二、高级农业合作社巩固发展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克服经济困难和农村政策调整 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三节 基本路线教育 一、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 二、农业学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