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精)

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精)

  • 字数: 282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杨少杰|责编:潘孝莉//陆伶楠
  • 商品条码: 97875216085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工业1.0时代到工业4.0时代,先后出现了四 种企业形态与四个工业时代相对应,分别是股东价 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 者价值形态,四种企业形态在各自的工业时代都是 一种最佳形态,一旦企业形态最佳化,企业价值也 会最大化。当然,一旦时代发生改变,最佳企业形 态就会易主,这种规律就是企业形态的进化规律。 组织结构是企业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四种最 佳企业形态就会有四种最佳组织结构,分别是直线 型、职能型、流程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形式, 无论中西方企业,当处于某一个工业时代时,必须 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形式,才能实现企业价 值最大化,超前、落后的组织结构都会碍企业发展 ,并非越先进越好。当企业形态进化时,组织结构 也将随之改变,这就是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只要 掌握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组织结构变革就能有的 放矢。 今天,中国的经济系统正在经历一次划时代的 转变,对这个系统将产生深远影响,所有的改变都 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中国企业形态也将再一次实现 “进化”,组织结构自然也会从上一个时代的“最 佳”向下一个时代的“最佳”演变,人们所熟悉的 职能型结构就是曾经的“最佳”,然而当市场即将 进入到新商业时代时,就需要尽快改变这个“最佳 ”,否则企业形态停滞进化,企业也将被新商业时 代边缘化,甚至是抛弃。 现阶段中国企业变革,无论从哪个领域开始, 组织结构变革都无法回避,成为必选内容,而目前 市场上关于组织结构变革的书籍内容的陈旧,且格 式化东西太多,本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变革规律 与逻辑,同时用大量的案例加以说明。 本书有20多万字。
目录
Chapter 1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第一节 全新的管理学视角——组织形态管理 第二节 中国处于工业7.0时代 第三节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Chapter 2 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第一节 结构决定流程还是流程决定结构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工业1.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直线型结构 第四节 工业2.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职能型结构 第五节 工业3.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流程型结构 第六节 工业4.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网络型结构 Chapter 3 最佳组织结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华为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二节 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三节 宝洁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四节 U型、H型、M型都是什么型 第五节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Chapter 4 职能型结构与传统组织 第一节 职能型结构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职能型结构与职位管理 第三节 职能型结构与产品管理 第四节 传统企业的“三支柱模型” Chapter 5 流程型结构与未来新组织 第一节 流程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流程型结构与角色管理 第三节 新组织的“三支柱模型” 第四节 海盗的“双核流程型结构” 第五节 合弄制的“圈子”是如何形成的 Chapter 6 矩阵型结构与转型企业 第一节 独一无二的矩阵型结构 第二节 矩阵型结构演变三部曲 第三节 矩阵型结构的“真”与“伪” 第四节 矩阵型结构与项目管理 第五节 矩阵型结构与二元管理基础 第六节 转型企业的“三引擎模型” Chapter 7 矩阵型结构案例解读 第一节 阿里巴巴的“大中台、小前台” 第二节 工BM的“让大象跳舞” 第三节 GE的“无边界行为、群策群力、零层管理” 第四节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组织” Chapter 8 新组织变革逻辑与方法 第一节 路径一:业务系统重新整合形成“链” 第二节 路径二:职能系统转型升级为“三种角色” 第三节 新组织变革五项重要管理机制 第四节 为何中国企业很难驾驭矩阵型结构 Chapter 9 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第一节 为何是“管控”而不是“管理” 第二节 集团管控“三分法”的误区 第三节 集团管控黄金法则与演变规律 第四节 “母子”关系变“伙伴”关系 Chapter 10 平台型与生态型组织 第一节 生态型组织的三个阶段:“链”“平台”“生态” 第二节 平台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 第三节 生态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 第四节 “自管理组织”乃大势所趋 附录一 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研究成果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