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教育(精)

论教育(精)

  • 字数: 165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法)阿兰|责编:王悦|译者:陈太乙
  • 商品条码: 97875216130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兰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所汇聚而成的经验谈,内容包含教育的目的、方法与教育素材等。 这并非一部枯燥的教育理论,而是具体地透过他个人教育工作上的经验分享,与广大读者一同反思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核心价值。 《论教育》共有八十六随笔。 本书是阿兰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所汇聚而成的经验谈,内容包含教育的目的、方法与教育素材等。 这并非一部枯燥的教育理论,而是具体地透过他个人教育工作上的经验分享,与广大读者一同反思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核心价值。 与其重视英才教育,阿兰更主张儿童自身创造力的启蒙与意志锻炼对学习过程中的帮助。他强调因材施教,而非系统性的同一教育,以五育均衡的概念复兴希腊教育的传统。承袭康德与鲁索教育理念的阿兰认为,人性与兽性仅在一线之隔,而教育的必要性正在于如何「使人为人」,也就是成为一个能自由思考的主体与对自己和社会群体皆能负起责任的个体。
作者简介
阿兰(Alain──1868-1951) 法国哲学家、散文家、评论家、教育家。法国国家文学大奖”(Grand Prix national de Littérature)获得者原名埃米尔.沙尔捷(émile Chartier),以笔名闻名于世。笛卡儿学派追随者。出生于佩尔什的穆尔塔涅,父亲是兽医,母亲为擅长饲养马匹的佩尔什人,这些背景促使他认为,应当透过根本的生理健康及各种冲动情绪去体认人的本质,并由此要求人的自我管理。 从洛里昂到鲁昂,再到巴黎,担任高中哲学教师40年(1892-1933),广受学子爱戴。阿兰的学生,同时也是著名小说家、传记家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誉为“现代的苏格拉底”。 主要作品有《哲学家都在想什么》、《论幸福》、《论教育》、《美术体系》、《观念与年纪》、《诸神》等书。 译者: 陈太乙,为中国台湾地区居民,经多方核查,为无党派人士。专职法文翻译多年。已出版译作:《拇指男孩的秘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欧赫贝的秘密(漓江出版社)《秘密时光》《猫的智慧》《睡莲方程式》《幸福书》《马谛斯》《消失的小王子》《偷脸》《反骨:法国第一女律师的故事》《法国女魅力小百科》《王者 席丹》《欧赫贝26国幻游记》《我死了,但什么也没学到》《最后的巨人》《普瓦兰面包之书》《女力设计100年》《丁丁历险记:电影珍藏本》《长崎》《哥伦布行动》《花神咖啡馆》(与葛诺珀合译),及《飞移关卡》《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很爱很爱你》《微乎其微的小事》等书。
目录
1.孩子的雄心 2.孩子的热情 3.挨打的孩子 4.讨孩子开心 5.学习的严肃性 6.学习的开始 7.学校的人性 8.游戏式的思考 9.老师的冷淡 10.教导自己的孩子 11.自然的本性 12.孩子的野蛮状态 13.孩童族与父母族 14.孩子的议会 15.与孩子匹配的力量 16.教导以便了解孩子 17.退后即向前 18.怀疑是一种过程 19.这个必须学 20.教导的艺术 21.画画 22.释放天性 23.保持做自己 24.性格的考验 25.阅读 26.两种学习 27.自己思考 28.记忆 29.学校与工坊 30.从已知到未知 31.共生 32.难题与错误 33.知识的源头 34.抄写 35.教育督学 36.反复练习 37.一面背诵一面求变 38.朗读 39.完整的头脑 40.阅读,再阅读 41.当书的助手 42.高声朗读 43.大众教育的文盲 44.凝听、背诵与高声朗读 45.重读原著 46.历书 47.无声的听写 48.内心语言 49.历史课 50.认真书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