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俄罗斯史学研究(精)/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俄罗斯史学研究(精)/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文库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爽|责编:孔继萍
  • 商品条码: 9787520374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 家经济社会转型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俄罗斯史学 也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 急剧变化的过程。本书以 唯物史观为指导,客观分 析了当代俄罗斯史学发展 变化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 原因,对近30年俄罗斯史 学在困境中前行、在曲折 中发展的复杂过程进行了 全方位考察,对于国内学 界了解俄罗斯史学发生的 明显变化、研判其未来走 向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 俄罗斯史学界对一些重大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 新评价,对于我国世界史 学科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历史的回声:俄苏史学评述 第一节 俄国传统史学解构 一 10一17世纪的俄国史学 二 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俄国史学 三 克柳切夫斯基的史学思想及成就 四 马克思主义史学传入俄国及其影响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史学发展 一 十月革命前后的俄苏史学 二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史学 三 苏共二十大与历史学转型 第三节 20世纪下半叶的苏联史学及其评价 一 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史学 二 苏联史学的进展与成就 三 苏联史学的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问题评析 第二章 苏联解体前后的历史学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意识形态转型 一 苏联改革道路的选择 二 《改革与新思维》及其政治导向 三 意识形态转型与“史学危机” 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 “历史虚无主义”: 自我否定的历史观 二 “否定祖国历史”与国家认同的否定 三 “多元化” 与苏联多民族国家的解体 第三节 意识形态之战与苏联解体的外在因素 一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之战 二 从历史学入手的“信息心理战” 三 苏共意识形态的崩溃与苏联解体 第三章 社会动荡与历史学转型 第一节 社会转型步履维艰 一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转轨 二 西方的胜利与俄罗斯的衰落 三 社会大动荡与大分化 第二节 苏联解体后的史学剧变 一 社会动荡与转型中的历史学 二 社会分裂背景下的史学思潮 三 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尴尬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过渡时期的历史学 一 历史档案的破坏与保护 二 档案研究与史料学的新进展 三 出版俄苏不同时期及国外史学著作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史学的担当 第一节 困境中前行的俄罗斯史学 一 社会震荡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二 史学理论与观念的嬗变 三 社会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四 戈留什金的西伯利亚史研究 第二节 新史学建构与转型时期的历史教科书 一 90年代末的史学转型与新史学建构 二 当代俄罗斯计量史学的发展 三 历史学转型与新史学的起步 四 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教科书 第三节 承前启后:萨哈罗夫史学评析 一 萨哈罗夫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二 《俄罗斯历史学家:17—20世纪初)评述 三 3卷本《俄罗斯史》与新史学建构 第五章 米罗诺夫及其俄国社会史研究 第一节 米罗诺夫学术历程及《俄国社会史》的写作 一 米罗诺夫的成长及其学术历程 二 《俄国社会史》的创作背景、构思与写作 三 《俄国社会史》的基本框架及地理环境理论 第二节 《俄国社会史》的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 俄国社会结构、等级制度与人口问题 二 家庭关系、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与农奴制的兴衰 三 公社与社会:两种俄国社会组织 四 法制国家、公民社会与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节 《俄国社会史》的学术价值及其争议 一 《俄国社会史》的成就与创新 二 关于《俄国社会史》的不同观点及其争议 三 关于俄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第六章 强国战略与俄罗斯史学新变化 第一节 国家衰落与普京的强国战略 一 社会动荡与国家的衰落 二 “俄罗斯新思想”中的强国理念 三 普京的‘‘威权主义”与“主权民主” 第二节 普京强国战略与俄罗斯史学转向 一 尊重历史与普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 大国悲剧:普京论苏联解体的后果 三 爱国主义与俄罗斯史学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节 世纪之交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一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社会背景 二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变化及特点 三 关于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评价 第七章 21世纪俄罗斯史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尊重历史与“俄罗斯历史年”活动 一 俄罗斯民族性中的历史文化情结 二 “俄罗斯历史年”的缘起 三 “俄罗斯历史年”的主要活动 四 “俄罗斯历史年” 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节 关于重评斯大林的思考 一 重评斯大林: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二 对斯大林评价的明显变化 三 斯大林回归现象评析 第三节 《帝俄时代生活史》:俄国现代化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一 《帝俄时代生活史》的写作意图及模型方法 二 历史人体测量学所反映的俄国现代化水平 三 现代化进程与俄国革命的悖论 四 关于“公关活动”等重要观点的评析 第四节 社会史新领域:新时期的侨民史研究 一 移民与侨民史:社会史的新热点 二 俄罗斯国内外的俄侨历史研究 三 旅俄华人及侨民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第八章 面向新世纪:历史学使命的复归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变化与新史学评析 一 20年大众意识演变:史学变化的社会因素 二 从大众问卷看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变化 三 《近25年俄罗斯的史学研究》:新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