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与技术--奥运传播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经济与技术--奥运传播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 字数: 424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李金宝|责编:张丽萍
  • 商品条码: 97875641919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8章。分导论、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经济 突围、运行模式、技术权 威、电视转播权、运动员 形象、隐性营销与知识产 权以及治理体系等方面进 行了论述,分析了知识产 权视野下的奥运传播,是 电视转播权相关内容。通 过对体育电视转播权特别 是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历 史回顾梳理了体育赛事转 播权的发展与流变,勾勒 了电视转播权在中国的发 展与变迁。从形象权确立 及我国运动员形象权实践 中的重要案例出发,论述 了运动员形象权的确立、 实质及其争议焦点,提出 隐性营销是体育知识产权 侵权的主要方式。对比国 外的体育传播中的知识产 权侵权及救济方式,结合 中国体育传播中知识产权 侵权的实际,提出传播过 程中中国体育知识产权保 护的困境。
作者简介
李金宝,副教授、新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负责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方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传播法学、体育影视文化、体育媒介经营管理等。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当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体育文化导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体育电影专著<体育影像传播——百年中国体育电影研究),参与编写了《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体育传播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法学会《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理论体系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江苏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等课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一、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改革 二、中国体育产业大发展 三、体育知识产权的研究需要提升 四、中国奥林匹克研究的持续深入 五、中国体育知识产权纠纷增多 第二节 知识产权视阈下多维奥运传播 一、价值共振的政治传播 二、媒介奇观的文化传播 三、协同理论的组织传播 四、体育营销的商业传播 五、无形资产的品牌传播 六、科技创新的技术传播 第三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研究范式 一、财产所有权: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民法理论分析 二、无形财产权: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管理学分析 三、信息产权:奥运知识产权的传播学属性分析 第二章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经济突围 第一节 奥运传播新型知识产权价值分析 一、电视转播权:奥林匹克大逆转的历史价值 二、形象商品化: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新问题 三、运动表演:奥运传播知识产权体育属性 四、非营利: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经营原则 第二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公共性 一、公益属性: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公共性 二、国际奥委会:奥运传播知识产权公共主体 三、国际义务: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社会权利 四、公益展示: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市场化突围 一、商业化改革: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经营的自我革新 二、职业化突破: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加速器 三、企业化转型:奥运传播知识产权市场化的自我完善 第三章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运行模式 第一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所有权变迁 一、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市场主体 二、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经营模式 三、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委托一代理模式 第二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交易模式 一、奥运传播中的特许商品许可经营 二、奥运传播中的授权转让经营 三、隐性营销与奥运场馆清洁原则 第三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垄断销售 一、体育赞助中的TOP营销 二、电视转播权垄断销售 三、运动员形象权的控制经营 第四章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的技术权威 第一节 奥运传播知识产权技术性革命 一、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推进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