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新业态新组织模式研究/国家智库报告

互联网新业态新组织模式研究/国家智库报告

  • 字数: 1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杜创//王泽宇//欧阳耀福|责编:黄晗
  • 商品条码: 97875203750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新 业态新组织模式蓬勃发展, 不断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增强了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 争力,也为经济学发展提供 了新素材。本书从微观经济 、产业组织角度尝试对这一 现象做出理论概括,并提出 政策建议。 本书分为相互连接的三 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整体上分析 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的规律 。互联网新业态新组织模式 发展是互联网普及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我们研究发现, 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不是匀 速的:在经历长达20年的相 对缓慢增长后,2007— 201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出现了短期跳跃式增长,大 幅度拉高了普及率,此后又 逐步减速。本书基于网络经 济学中网络外部性和临界容 量的理论,对中国互联网普 及进程的上述特征给出了理 论解释,并使用经验数据检 验了价格、收入等因素对互 联网普及率突破临界容量的 影响。还讨论了突破临界容 量的区域机制,发现了各省 区互联网普及率上的雁阵式 跳跃现象。当前我国互联网 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全国层 面而言普及率的高速增长已 不是重点,互联网对传统产 业的升级改造、对社会各个 领域的深度影响更值得关注 。这是近年来互联网新业态 新组织模式蓬勃发展的一个 整体背景。 第二部分是关于互联网 新业态的研究。本书研究了 三种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众筹和跨境电 子商务。三个案例各有侧重 ,分别涵盖了新业态的进入 机制、平台运转机制和退出 机制。 第三部分是关于互联网 新组织模式的研究。互联网 新业态层出不穷,但在企业 组织模式上有相似之处,即 大多采取了平台化企业组织 架构。本书基于双边市场的 视角,以平台企业的定价策 略为中心线索,从理论层面 深入分析互联网平台化企业 组织模式的显著特征,厘清 平台化组织模式与传统企业 模式在定价策略、成长模式 、产业结构、竞争方式和政 策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平台 企业的理论分析,我们接着 梳理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我国 的兴起原因、特点与发展现 状,进而详细论述平台化组 织模式的运用在消费与零售 、创新创业、就业和公共服 务与社会保障等四个层面的 重要作用,最后分析平台企 业和平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供相 关政策建议。
目录
一 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的经济学分析 (一)引言:中国互联网普及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的理论解释 (三)临界容量的经验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二 互联网医疗:新商业模式及其痛点 (一)引言 (二)互联网医疗的新商业模式 (三)新商业模式的经济效率 (四)痛点之一:医疗信任品与多边平台的兼容性问题 (五)痛点之二:医生编制、以药养医等医疗体制障碍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 互联网众筹:声誉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数据来源 (四)变量设计 (五)回归结果 (六)结论与启示 四 跨境电商:退出动因研究 (一)引言 (二)理论构建 (三)数据和方法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五 互联网平台化企业组织模式 (一)引言 (二)平台企业的理论分析——双边市场视角 (三)中国平台企业发展概述 (四)平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