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

  • 字数: 22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于靓|责编:任明
  • 商品条码: 97875203601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被遗忘权作为一项新兴权利,其针对的主要是已经公 开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它试图扭转 拥有永久记忆的网络体系,让数据主体可以通过特殊手段 选择性地“遗忘”数据,旨在使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重新 回归隐私领域。面对互联网的无限搜索和记忆的功能,保 护公民的被遗忘权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如果被遗忘权重 新赋予人以神秘性,有利于维护人性尊严和信息自主。同 时,用权益冲突来作为否定被遗忘权的理由过于武断,不 具有足够的说服力。而通过比例原则的合理引入,完全可 以平衡和解决好权益的冲突。因此,书中建议我国应当在 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被遗忘权,并且通过司 法解释的形式来细致规定保护被遗忘权的具体举措。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概念之争 一 被遗忘权的历史流变 二 被遗忘权的多重含义 三 被遗忘权的核心意涵 第二节 被遗忘权的法律属性 一 被遗忘权是人格权 二 被遗忘权是请求权 三 被遗忘权是相对权 四 被遗忘权是基本人权 第三节 被遗忘权在人格权家族中的地位 一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关系 二 被遗忘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关系 三 被遗忘权与隐私权的关系 四 被遗忘权与其他人格权的关系 第四节 被遗忘权的权利结构 一 被遗忘权的主体 二 被遗忘权的客体 三 被遗忘权的内容 四 被遗忘权的例外 第二章 被遗忘权保护的正当性 第一节 被遗忘权与人性尊严 一 被遗忘权维护人性尊严的现实背景 二 被遗忘权维护人性尊严的理论基础 三 被遗忘权维护人性尊严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被遗忘权与信息自主 一 被遗忘权保护信息自主的现实背景 二 被遗忘权保护信息自主的理论基础 三 被遗忘权保护信息自主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负面批判与正面回应 一 对被遗忘权的负面批判 二 对被遗忘权的正面回应 第三章 被遗忘权保护的权益冲突 第一节 权利与权利的冲突 一 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 二 被遗忘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 第二节 权利与利益的冲突 一 被遗忘权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益的冲突 二 公民的被遗忘权与国家公共利益的冲突 第三节 权益冲突的解决路径:比例原则 一 比例原则的基本内容 二 比例原则在被遗忘权立法中的体现 三 比例原则在被遗忘权司法中的适用 第四章 被遗忘权保护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欧盟保护被遗忘权的立法经验 一 欧盟保护被遗忘权的法律基础 二 欧盟保护被遗忘权的最新立法 第二节 美国保护被遗忘权的立法经验 一 美国保护被遗忘权的法律基础 二 美国保护被遗忘权的最新立法 第三节 欧盟与美国的立法经验比较 一 法律规定上的差异 二 立法理念上的差异 三 双方的努力与妥协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 一 “明确立法派” 二 “保守观望派” 三 “传统守旧派” 第五章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现实基础 一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立法基础 二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司法实践 第二节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应然选择 一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立法模式 二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构成要件 三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我国被遗忘权保护的社会保障 一 积极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 二 为个人信息设置存储期限 结语 记忆与忘却之间的被遗忘权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