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杭州印刷出版史/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杭州印刷出版史/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顾志兴|责编:田文
  • 商品条码: 97875161407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雕版印刷作为重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保 留、继承之必要,尤其对 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印刷业的故乡更有必要, 这是延续千年的文脉,我 们有责任保护,发扬光大 ,传之千秋万代。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五代杭州雕版印刷出版业的初始 第一节 雕版印刷兴起的经济文化基础 第二节 五代吴越王钱俶归宋前杭州的佛经刻印 一、刻经主持人 二、主要雕版刻经 第二章 北宋时杭州雕版印刷出版事业的繁荣 第一节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物质基础 一、“东南第一州”杭州和其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 二、文风鼎盛、教育发展对书籍需要量大增 三、今浙江地域所产名纸佳墨为杭州印刷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杭州已形成书籍流通市场 第二节 北宋杭州官私雕版印刷出版机构及出版物 一、杭州承担国子监刻书 二、官办市易务刻书 三、杭州郡斋官刻书 四、杭州私人刻书 五、杭州经坊刻经、刻书 第三节 毕舁发明活版印刷术 一、毕异发明活版的文献记载 二、宋代活版印刷未能推广的原因探索 第三章 南宋以杭州为中心的雕版印刷出版业扩展至两浙各府州县 第一节 南宋雕版印刷出版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南宋杭州雕版印刷业概览 一、地图的印刷 二、纸币的印刷 三、报纸的印刷 第三节 中央官署和宫廷刻书机构及出版物 一、国子监 二、皇家内府及所属机构 第四节 两浙西路在杭州刻书机构及出版物 一、两浙西路转运使司公使库 二、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公使库 三、两浙西路茶盐司公使库 第五节 临安府刻书机构及出版物 一、临安府郡斋、学校官刻本 二、书坊著名刻书家陈起、陈思 三、南宋临安书坊及所刻书 四、著名刻书家廖莹中及世彩堂刻书 五、佛寺刻经 第六节 建德府刻书机构及出版物 一、著名刻书家陆游等 二、严州郡斋、学校官刻本 第四章 杭州雕版印刷出版业在元代得到持续发展 第一节 元代杭州仍为全国雕版印刷出版业重要地区的原因 一、杭州为全国富庶地区之一,具备刻书的物质条件 二、教育事业发达,客观上对书籍需求较大 三、刻书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 杭州路出版机构及出版物 一、杭州西湖书院藏版与修版 二、西湖书院官刻本 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官刻本 四、江浙儒学提举司官刻本 五、杭州路官刻书 六、元代杭州佛寺刊经 七、书坊刻经刻书 第五章 杭州印刷出版事业在明代处于全国上游地位 第一节 明代杭州出版事业仍居上游原因 一、经济比较富庶,为刻书出版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杭州是全国重要的书籍流通市场 第二节 明代全国出版中心之一的杭州 一、省级衙署及杭州府署出版物 二、书坊刻书 三、佛寺刊《大藏经》 第三节 明代杭州丛书的刊刻 一、胡文焕与《格致丛书》 二、钟人杰与《唐宋丛书》 三、何允中与《广汉魏丛书》 第六章 清代杭州印刷出版事业的衰落和重兴 第一节 文字狱对杭州出版事业的摧残 一、庄廷鑨史案 二、查嗣庭试题案 三、吕留良文选案 四、卓长龄等诗集案 第二节 浙江巡抚衙署、杭州府署主持刊印出版物 一、督刊《武英殿袖珍板书》三十九种 二、翻刻《四库全书总目》及刻印《浙江通志》等 第三节 官办浙江书局及出版物 一、浙江书局始末 二、浙江书局书版和所印书籍 三、浙江书局所刊书简评 第四节 清代杭州私家丛书的刊刻 一、鲍廷博与《知不足斋丛书》(附:青柯亭本《聊斋志异》) 二、卢文弨与《抱经堂丛书》 三、陈春与《湖海楼丛书》 四、许增与《榆园丛刻》 五、丁丙与《武林掌故丛编》、《武林先哲遗著》 六、汪康年与《振绮堂丛书》 第七章 民国时期铅印兴起和雕板印书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时期铅字排印的兴起 一、湖畔诗社 二、杭州正中书局 三、浙西民族文化馆 四、民族出版社 第二节 民国时期传统雕版印刷业的逐渐衰落 一、浙江图书馆 二、西泠印社 三、抱经堂书店 四、吴昌绶双照楼 五、顾燮光金佳石好楼 第八章 历代杭州刻书出版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以及独创性和重视质量的传统 第一节 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文献 一、陈起保存、传播唐诗和南宋江湖诗人著作的贡献 二、洪楩等对宋元话本保存和传播的贡献 第二节 杭州刻书的精美插图使书籍插上了双翼走向千家户 一、明代杭刻小说、戏曲的精美插图,对书籍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二、重视书籍印刷质量,精校勘,注重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