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第2卷)

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第2卷)

  • 字数: 429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编者:刘宗巍|责编:赵海青
  • 商品条码: 97871116647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进入全面重构期,智能网联与能源革命正加快袭来,汽车企业、产品与技术面临重大变局,更兼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行车安全的外部挑战越演越烈,原本就高度复杂的汽车产业,正因跨界交融和“降维打击”而变得更加混沌和多变。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国家究竟如何庖丁解牛,做好顶层设计;各方力量纵横捭阖,行业需要如何穿针引线,强化优势互补;多条路径晦暗不明,企业到底怎样曲径通幽,实现后发赶超。凡此种种难题,在本书中都有相应的解答或阐释,或简明扼要直指要害,或旁征博引开具良方。本书以战略篇为总领,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四个维度构建了赵福全教授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精辟观点,体现了赵福全教授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触类旁通的渊博知识和纵横捭阖的语言能力。 本书可视作汽车产业的解惑之作,无论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还是各类企业、研究机构;无论高层还是基层,甚至学生,都能从中觅得“养分”。
作者简介
刘宗巍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技术路线评价与决策等研究。 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汽车实验室访问学者。博士毕业后一直追随赵福全教授左右。曾在吉利研发一线工作六年,历任吉利汽车研究院技术管理部副部长、项目管理部一级高级经理、产品战略及策划部部长、院长助理(副院级)等职,直接领导过企业产品战略、技术、项目、知识产权以及商务等五大业务板块的技术管理工作。 2014年入职清华大学至今。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技术管理分会秘书长、人才评价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英文杂志“汽车创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副主编。 近年来承担及参与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战略研究项目40余项。领导编撰企业、产品及技术战略等各类研究报告,合计近百万字。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7部。经常受邀在行业重大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或在行业主流媒体上分享观点。获中国汽车工业青年科技人才奖(2017),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8)。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2)、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2)以及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6、2018)。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一部分 战略篇 疫情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影响的预判 / 002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 014 汽车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025 《 中国制造 2025》 促进汽车产业转型与升级 / 036 发展汽车产业支撑地方经济转型 / 042 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思考 / 050 交通的本质与未来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063 站在未来社会、 城市和出行需求角度反观未来汽车 / 073 跨越洲界和行业的紧密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 077 跨界融合、 协同创新, 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 079 第二部分 产业篇 汽车产业变革的特征、 趋势与机遇 / 084 应对产业重构需要大智慧、 大平台、 多能力、 长时间 / 109 回应董明珠 “ 粗制滥造” 论: 中国汽车行业之真现状 / 127 产业边界不断扩展, “ 狼” 和 “ 坚守者” 是一家 / 148 中国汽车产业两极分化将急剧加速 / 150 汽车产业业态重塑的特征与转型策略 / 154 你可以任性 / 161 高端智库大有作为, 汽车共享是产业未来 / 166 论新能源汽车、 限行限购及整零协同发展 / 173 碳配额、 “ 双积分” 法规迷雾待清 / 179 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保护问题及解决对策 / 184 中国汽车产业税收分配机制剖析及改革建议 / 191 第三部分 企业篇 颠覆性的改变取决于颠覆性的认识和持续的产业实践 / 202 中国汽车为什么没有世界品牌? / 214 自主品牌车企迎来历史机遇 / 220 本土企业要在合资股比放开前尽快做强 / 223 汽车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产品创造模式对比分析 / 226 中国汽车 2. 0 时代, 零部件企业如何 “ 居危思危” ? / 237 关于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智能制造升级的思考 / 244 中国车企需谨慎赴美 / 24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253 绩效考核的价值与方法 / 255 第四部分 技术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策略选择关键问题辨析 / 260 应理性评估内燃机汽车的挑战、 潜力与机遇 / 270 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掌控力评价体系 / 283 未来汽车技术 “ 五化” 发展趋势 / 293 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产业发展战略 / 296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思考 / 304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主要瓶颈及应对策略 / 316 城市智能停车模式探索 / 328 实施平台战略的价值与路径 / 334 第五部分 人才篇 集大成的汽车产业为人才提供无限发展机遇 / 338 未来汽车人才的需求变化与发展建议 / 352 新形势下的汽车人才战略思考 / 369 以敬畏心和责任心践行新使命 / 372 海外汽车华人的使命与作用 / 376 关于赵福全 关于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