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纠纷解决合作主义法院调解社会化研究/西政文库

纠纷解决合作主义法院调解社会化研究/西政文库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曾令健|责编:黄显深//李强
  • 商品条码: 97871001879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立足田野,本书剖析法院调解的社会参与及投诸社会治理,既关照个案实践,又回应整体制度安排,且上升至纠纷解决一般理论的建构,进而经由考察具体法律制度及其实践通达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景透视。本书倡导的“实践主义法学研究范式”系国内法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之首次自觉性整合。作者开拓性地提出“中国司法的社会化传统”、“诉讼案件问题化”、“压力型司法体制”等一系列命题,并提炼出“纠纷解决合作主义”这一中层理论,主张基于渐进式改革道路迈向国家—社会互动型委托调解。
作者简介
曾令健,四川广安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从事纠纷解决、民事裁判学、司法跨学科研究,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5)、诉讼法学硕士学位(2009)、司法制度博士学位(2012)。在《社会学研究》、《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浙江大学学报》、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集刊、著作20余种,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各1项,成果获10余项学术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所在 二、理论关怀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进路 五、田野调研 六、结构安排 第二章 民间力量何以可能? —中国司法的社会化传统 一、问题的提出 二、自噬型社会参与:晚清州县司法中的“官批民调” 三、补充型社会参与:民国基层司法的双层构造 四、建构型社会参与:“革命年代”的司法“群众路线” 五、顺应型社会参与:后“革命年代”的个案重叙与政治   意涵 六、法院调解社会化的意涵变迁 第三章 法院邀请调解:制度表达与司法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何盛芙案:邀请调解的过程叙事 三、邀请调解的普遍性实践:目的明确与边界模糊 四、邀请调解:制度表达与司法实践之背离 第四章 法院委托调解:实践样态与学理阐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委托调解的普遍性实践:地方实践的规范化运动 三、“判后委托调解”与压力型司法:后街个案 四、委托调解:“新‘第三领域’说”抑或其他 第五章 迈向国家— 社会互动型委托调解 —法院调解社会化的现代重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实践评估 三、重回田野:“消失”的办公室与“喧嚣”的调处室 四、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学理评价 五、法院调解社会化的正当性证成 六、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制度重构 第六章 纠纷解决合作主义 一、作为“中层理论”的纠纷解决合作主义 二、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外部视角:国家— 纠纷解决— 社会 三、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内部视角:调解者— 纠纷解决—   当事人 四、纠纷解决合作主义的四重面向 五、纠纷解决合作主义的实践图景 六、纠纷解决合作主义的学术意义 附 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