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文学研究的会通与发微(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论文精粹)(精)/浙大中文学术丛书

语言文学研究的会通与发微(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论文精粹)(精)/浙大中文学术丛书

  • 字数: 88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编者:胡可先|责编:陈翩
  • 商品条码: 97873082080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2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语言文学研究的会通 与发微》一书为浙江大学 中文系知名教授代表论文 合集,由浙江大学一流基 础骨干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纳入“浙大中文学术丛书” 。全书分“文学史建构”“古 典新探”“现代阐释”“域外视 野”“文学理论”“语言与文化 ”“数字与影像”七个板块。
目录
文学史建构 学科视域下的当代文学史料及其基本形构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科学主义与草创期中国文学史观建构 论古典小说、戏曲中的词“别是一家” 唐前七体讽谏功能发微 拟史:宋元讲史平话的叙事策略 古典新探 试论庄子对文学想象论的贡献 论《艺文类聚》存录方式造成的六朝文学变貌 从题写到编集:论唐诗题注的形成与特征 论元朝高丽文人的本位意识——以李齐贤为例 元末明初南方两个文学群体成员的交往及其差异 南明词人方惟馨《菩萨蛮》五首的“词史”价值 汤显祖研究三题 阮元与段玉裁之恩怨探析 现代阐释 中西文化冲突与鲁迅的双重文化选择意识 论1930年代鲁迅与日本佛教界之关系——从日本镰仓圆觉寺的两棵鲁迅赠树说起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化组织实践考述 从田小娥的四副面孔看陈忠实乡土中国叙事的伦理生成 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美食家”汪曾祺论 域外视野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 叙事的建构作用与解构作用——罗兰.巴尔特,保罗·德曼,莎士比亚和福音书 布氏“黑弥撒”对歌德《浮士德》的继承与改造 《在西方目光下》中的俄罗斯 俄国想象与近代中日对俄罗斯文学的引介 移步不换形”:论昆剧《血手记》和京剧《欲望城国》的迥异“移步”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跨文化”抑或“跨文学”——关于文学理论的境况态势与发育路向的反思 为诗学正名——它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解释学即通过语言符号建构对象世界 文化飞地的空间表征 身体何以能够写作 时代铭纹深重的话语风貌——对20世纪4卜70年代三个文艺批评“样板”的文本细读 语言与文化 中古汉语词义求证法论略 说“鸟” 《汉语大词典》所收中点史书词语释义辨正 语境还原与《名义》校释 汉语运动事俘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基于形态一句法属性的类型学考察 汉语的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 类型学的施格格局 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 商水方言中指示词及指示词短语的功能 吴语名词性短语的指称特点:以富阳话为例 数字与影像 印刷媒介数字化与文化传递模式的变迁——兼谈数字出版新业态 动画与未来电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