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移民文化视野下闽海祠堂建筑空间解析/闽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丛书

移民文化视野下闽海祠堂建筑空间解析/闽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丛书

  • 字数: 469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张杰|责编:杨凡|总主编:张杰
  • 商品条码: 97875641915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闽海祠堂建筑是在民 族大迁徙、征战、交流和 融合之中逐步形成的,是 文明交流的产物、工程技 术的缩影与宗族文化的载 体,也是当下与未来“留 着乡愁”、加强两岸文化 交流展示的平台。本书从 移民的视角,探讨了闽海 地区祠堂建筑空间构成要 素、平面空间形态、建筑 立面与装饰艺术,并深入 剖析了闽海祠堂建筑的大 木作与小木作营造技艺, 揭示祠堂背后深邃的宗族 文化,与闽台两地血脉相 连、同根同源的文化本质 。 本书可供建筑学、城 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 民居建筑研究等相关专业 研究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张杰,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系主任。 1973年出生,江苏宜兴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师从阮仪三教授)。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城市规划》杂志(CSSCI]特聘审稿专家、泉州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闽台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 出版专著5部,曾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报》《规划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术论文连续4次获得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二等、三等、佳作奖(分别为2005年、2007年、20094:、201 1年),获得金经昌基金论文竞赛佳作奖(20094E),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优秀学术论文金奖(20124E)。先后主持国家社利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1顼,其他省部级纵向课题5项。 主持横向课题一百五十余项,其中多个项目获得住建部、省市级奖。
目录
引言 1闽海地区与移民 1.1 闽海系 1.2 闽海地区 1.3 移民 1.4 移民浪潮下的福建 1.4.1 移民福建 1.4.2 移民下的闽文化与社会发展 1.5 移民浪潮下的台湾 1.5.1 移民台湾 1.5.2 闽南人移民入台 1.5.3 台湾文化渊源 2家庭、宗族与宗法制度 2.1 宗族与宗法制度 2.1.1 宗族 2.1.2 宗法制度 2.2 家庭、宗族组织 2.2.1 家庭与家庭组织 2.2.2 宗族类型与宗族组织 2.2.3 家庭与宗族的相互依存 2.3 闽海宗族发展 2.3.1 福建宗族发展 2.3.2 台湾宗族发展 2.3.3 闽海地区典型宗族变迁 3闽海祠堂发展 3.1 祠堂空间演变 3.1.1 西周及以前的宗庙 3.1.2 秦汉代祠堂 3.1.3 魏晋至宋元祠堂 3.1.4 明清祠堂 3.2 福建祠堂的发展概况 3.3 闽海祠堂的发展 3.3.1 台湾祠堂发展概况 3.3.2 金门祠堂发展概况 3.3.3 金门蔡氏祠堂发展 3.3.4 台中祠堂发展 4闽海祠堂形制与构成要素 4.1 祠堂建筑基本形制 4.2 祠堂形制的构成基本要素 4.2.1 建筑元素 4.2.2 户外元素 4.3 平面空间组成 4.3.1 平面基本构成 4.3.2 祠堂总体形制的基本范型 4.4 祠堂立面构成 4.4.1 屋顶 4.4.2 墙身 4.4.3 基座 4.5 祠堂结构体系 5祠堂空间类型与特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