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域共兴(振乡扶民实践与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启示丛书

全域共兴(振乡扶民实践与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启示丛书

  • 字数: 268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
  • 作者: 编者:吴志才//林辉煌|责编:李秋云|总主编:章熙春
  • 商品条码: 9787562364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整体架构安排如 下:上篇“问道”,建立全 书的分析框架,探讨组织 化扶贫模式通过资源的统 筹与分配达致减贫的效果 ,分析组织化扶贫通过减 贫机制的本地化和自主化 实现减贫效果巩固的功能 ,研究如何通过基层组织 建设农村公共性的提升, 实现农村从减贫到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从而对中国 农村与市场的关系、农村 与国家的关系做出新的理 论思考。中篇“探索”,以 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扶为 典型案例,围绕“理念— 问题—实践”的分析逻辑 ,深入探讨党建下乡与组 织引领在扶贫资源的统筹 配置、人居环境的场域建 设和地方文化的活化再造 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资源 统筹、场域建设和文化再 造如何反过来强化基层组 织建设和基层治理公共性 ,从而共同推动农村的减 贫与发展。下篇“启示”, 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 扶的实践经验,从公共利 益、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 三个层面构建高校扶 贫“RAISE”模式,推动乡 村从“良序”走向“善治”, 为2020年之后的返贫治理 以及衔接农村减贫与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借 鉴。 本书出版于脱贫攻坚 收官之际和乡村发展中两 大战略任务接续的关键时 机,既是对过去8年华工 定点扶贫工作的经验总结 ,对当下脱贫攻坚现实形 势与需求的理性思考,更 是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的创新探索,为 高校精准扶贫的重大理论 突破贡献华工智慧,打造 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 论创新和实践借鉴的地方 样板。
目录
上篇 问道 第一章 组织化扶贫:重塑资源的公共性 第一节 组织化扶贫与减贫 第二节 公共性:组织化扶贫的新视角 第二章 全域共兴:后脱贫时代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全域共兴的内涵 第二节 组织化:全域共兴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全域共兴下高校的担当 中篇 探索 第三章 关系重塑:整合乡村的公共利益 第一节 嫁接资源:高位双优对接 第二节 吸纳资源:搭建关系桥梁 第三节 激活资源:带动集体参与 第四节 提升资源:实现集体价值 第四章 多层互动:营造乡村的公共空间 第一节 全域参与:跳出区域谋发展 第二节 重现乡情:打造和谐宜居社区 第三节 唤活乡居:升级居所功能 第五章 文化治理:复苏乡村的公共精神 第一节 立足传统文化:小传统向大传统的过渡 第二节 创新文化经济:本土与现代的整合 第三节 激发精神动力:由个体性向公共性的复苏 下篇 启示 第六章 高校扶贫“RAISE”模式 第一节 路径:再组织化(reorganize) 第二节 着力点:乡村公共性(A-I-S) 第三节 目标:内生动力(ego) 第七章 希望的田野:高校扶贫在路上 第一节 衔接后扶贫时代:减贫、城乡融合与社区营造 第二节 演好新角色:寻找高校扶贫的新坐标 第三节 乡愁反哺:守望乡村的未来图景 附录一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脱贫攻坚大事记(2013—2020年) 附录二 华南理工大学选派定点扶贫挂职干部基本情况 附录三 历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附录四 《等你千年,养你一生》和《帮扶之爱》歌曲曲谱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