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精)/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精)/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

  • 字数: 27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周瓒|责编:张潜|总主编:张江
  • 商品条码: 97875203709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诗歌70年的历史进程,如果以价值建构和史 实面貌特征为标准,应划分为“社会主义时期”(1949— 1976)、“社会主义调整期”(1977—1991)和“后社会 主义时期”(1992——2019)三个阶段。它们有前后传承 的历史关联,也表现出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诗歌批 评史通常采用“以史带论”的史学观和分析模式,这种模 式当然有历史感和说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说批评史的独 特性,尤其容易忽视批评的主体性和极其生动丰富的细节 。 本书把当代诗歌批评史从“大历史”中凸现出来,把 理论思考和叙述的全部分量压在它上面。通过对各个时期 的不同的诗歌实践的分别叙述和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当 代70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概论 第一节 当代诗歌批评的“界定” 第二节 当代诗歌批评与写作的共生性 第三节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阶段 第四节 体例及评述方式说明 第一章 破与立:20世纪50-60年代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新、旧文艺队伍划分与批评主体分化 第二节 新诗形式问题、传统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新民歌运动和新诗发展道路问题论争 第四节 诗歌批评演变为文艺批判 第五节 对诗人们的“批判” 第二章 均质化的极致与“潜在写作”的反拨:20世纪 60-70年代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滑向批评凋敝的年代 第二节 激进的诗歌实验与“上纲上线”的批评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阐释 第四节 “潜在写作”与民间传播 第五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及其评价 第三章 立体、多元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 诗歌批评 第一节 批评空间的拓展与批评功能的修复 第二节 “朦胧诗”论争中的批评话语转向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群体展示与反思 第四节 在讨论、论争中深化诗歌的诸问题 第四章 诗歌“边缘化”及社会文化“转型”:20世纪 90年代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转型”:诗歌批评话语的空间分化 第二节 文化批评中的“诗人之死”与诗歌“边缘化” 第三节 批评的维度及反思的限度 ——以“女性诗歌”和“先锋诗歌”批评为例 第四节 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论争 第五节 诗人批评与学院批评现象 第五章 丰富与匮乏:21世纪以来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诗歌写作与批评空间的迁移 第二节 诗歌“写作伦理”批评话语 第三节 诗人代际划分及其批评实践 第四节 诗歌细读批评的深化与总体批评的困境 结语 批评“批评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