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精)/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译丛

音乐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精)/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译丛

  • 字数: 418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编者:(英)阿德里安·C.诺思//大卫·J.哈格里夫斯|责编:梁丽红|总主编:余丹红|译者:王珂
  • 商品条码: 97875444991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基于社会和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释音 乐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旨在为一些古老的和最新 的问题提供有关于音乐社会心理学的答案。本书总 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音乐社会心理学和应用 心理学的兴起与数字革命等因素相关;第二章从音 乐方面的研究描述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是如何养成的 ,以及其中涉及到有关音乐才能和智力、能力之间 的潜在联系;第三章描述人们如何用音乐解决日常 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专注于亚文化音乐 对青少年的影响;第五章则集中于音乐在创造利润 和健康的作用;第六章从各个视角来解析音乐教育 的发展。
目录
译丛总序 本书前言 编者前言 编者致谢 第1章 音乐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第2章 作曲和音乐才能 2.1 创造力 2.1.1 创造力的概念 2.1.2 创造过程 2.1.3 理论创新 2.2 作曲、显赫和方式 2.2.1 传记对作曲和显赫的影响 2.2.2 发条缪斯 2.2.3 旋律的独创性和地位 2.2.4 合作 2.3 音乐才能 2.3.1 人格和身份 2.3.2 环境、动机和音乐技能 2.3.3 表演 2.3.4 莫扎特效应 第3章 音乐的偏好和品味 3.1 音乐 3.1.1 实验荚学 3.1.2 主观复杂性与重复性 3.1.3 原型偏好 3.2 聆听隋况 3.2.1 科內奇尼基于唤醒的方法 3.2.2 适当性、典型性和基于唤醒的目标 3.2.3 合规和声望 3.3 听众 3.3.1 社会阶层、公共品味和大众化 3.3.2 年龄 3.3.3 性别 3.3.4 个性 3.3.5 音乐才能的训练 3.4 互为反应模型 3.5 音乐中的情感反应 3.5.1 环形模型 3.5.2 內在和外在的意义 3.5.3 音乐的强烈体验 3.6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第4章 “问题音乐”和亚文化 4.1 运动和抗议:肮脏和愤怒 4.1.1 媒体效应和青少年的刻板印象 4.2 流行音乐媒体的普通内容 4.2.1 流行音乐的普遍性 4.2.2 流行音乐的内容 4.3 问题音乐对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4.3.1 犯罪和犯罪行为 4.3.2 非法药物 4.3.3 宽容的性态度 4.3.4 性别和种族歧视 4.3.5 自我伤害和自杀 4.3.6 歌词的解释 4.4 是否有审查制度? 4.4.1 问题音乐评价的偏见 4.4.2 审查制度的总结与启示 4.5 音乐亚文化 4.5.1 “徽章”音乐 4.5.2 使用与满足理论 4.5.3 音乐家的偶像化 第5章 音乐、商业和健康 5.1 音乐产业 5.1.1 流行歌曲和音乐产业的创新 5.1.2 超级巨星 5.1.3 购买音乐 5.1.4 盗版音乐 5.1.5 广播节目 5.2 音乐和广告 5.2.1 经典条件作用 5.2.2 详尽的可能性、参与性和音乐契合 5.2.3 声音品牌、广告和赞助 5.3 音乐在商业环境中 5.3.1 愉快和唤醒效应 5.3.2 知识激活的影响 5.3.3 时间感知和等待 5.3.4 工作地点的士气和生产力 5.4 音乐和健康 5.4.1 音乐治疗模式 5.4.2 音乐和身体健康 第6章 音乐教育和发展 6.1 音乐发展 6.1.1 社会文化理论 6.1.2 生物倾向和社会背景 6.1.3 音乐和艺术的发展是否分阶段进行? 6.1.4 音乐发展的特定领域 6.1.5 音乐规范和专家发展 6.1.6 音乐发展的理论模型 6.2 音乐教育 6.2.1 音乐教育的背景 6.2.2 目的和目标 6.2.3 学习与教学 6.3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外人名对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