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理论与实证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理论与实证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旅游
  • 作者: 杨竹青//吕宛青|责编:郭海燕
  • 商品条码: 97875032656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探讨了服务生 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影响 因素、过程机制和结果, 在综合旅游和其他领域相 关成果,分析旅游服务生 态系统目标、参与者、结 构和制度相关研究基础上 ,对旅游体验价值进行评 估,并阐明旅游服务生态 系统中价值共创对游客体 验和行为的作用机理。在 服务主导逻辑和体验逻辑 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服 务生态系统框架,明确将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作为其 目标,阐明了旅游服务生 态系统的参与者和作为资 源整合与服务交换体系的 系统结构,提出了旅游服 务生态系统体验价值共创 的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吕宛青(1962— ),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云南省旅游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变迁”和 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民族地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等国家级以及30多项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各类研究工作。主持“旅游经济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和译著6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2部,《现代旅游经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获 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价值共创理论 第二节 服务主导逻辑 第三节 体验逻辑 第四节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文献回顾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框架 第一节 目标: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第二节 参与者:共创价值的主体 第三节 结构:资源整合与服务交换体系 第四节 制度:生态系统协调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体验价值共创理论探讨 第一节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与机制 第二节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阶段 第三节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体验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体验价值共创的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线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分析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案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场论的大滇西旅游环线服务生态系统共创价值评估 第一节 旅游服务体验价值的特征 第二节 场论的引入 第三节 基于旅游场的服务体验价值评估模型 第四节 大滇西旅游环线服务生态系统共创价值评估实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目的地旅游服务生态系统体验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总体概念模型 第二节 目的地旅游服务生态系统感知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第三节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与目的地地方依恋 第四节 目的地旅游服务生态系统感知与地方依恋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六节 数据质量检验 第七节 实证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贡献 第三节 实践意义 第四节 不足之处 第五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