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身医学前沿

心身医学前沿

  • 字数: 151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袁勇贵|责编:褚蔚
  • 商品条码: 97875641914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总结了当前对 适应负荷的研究进展,探 讨适应负荷与心身疾病之 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为当 前的心身医学研究提供新 的思路。 创伤后愤懑是个体经历 负性生活事件后的病理性 愤懑情绪,对患者的日常 生活造成功能性损害。我 们概述了创伤后愤懑的定 义和理论模型,介绍了评 估手段、诊断标准及疗法 ,并总结了相关的实证研 究。创伤后愤懑障碍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 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幸福感疗法是基于心理 幸福感认知模型提出来的 一种心理治疗疗法,该模 型包含了积极功能和幸福 感的六个维度,即:自主 性、对环境的掌控、个人 成长、生活目的、自我接 受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我 们主要从幸福感疗法的理 论基础、与平衡心理治疗 的关系以及幸福感疗法的 应用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对幸福感疗法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念冥想的研究对于心 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我们回顾了目前对正 念冥想的理解、心理及生 理作用机制和心身领域的 应用研究成果,并总结了 简明正念冥想和基于App 的正念冥想干预在当前的 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袁勇贵,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美国氟罗里达大学精神医学系访问学者。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南京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814、81071101、81371488和81 571330)4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著作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1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50分。
目录
第一篇 适应负荷 1 压力概述 1.1 压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1.2 压力现象的等终性和多重性 1.3 压力的生理反应 1.3.1 压力反应的影响因素 1.3.2 压力反应的神经调节 1.3.3 压力反应对生存的意义 2 适应负荷的理论 2.1 适应负荷的概念 2.2 适应负荷的测量 2.2.1 适应负荷测量的动物研究 2.2.2 生物标记法测量适应负荷 2.3 适应超负荷的概念及评价标准 3 适应负荷与疾病 3.1 压力反应: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 3.1.1 应激性心血管综合征 3.1.2 应激相关神经综合征 3.1.3 应激相关呼吸障碍 3.1.4 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3.2 压力反应的个体差异 3.3 适应负荷与疾病的关系 3.3.1 应变稳态与疾病的关系 3.3.2 药理学适应负荷 4 适应负荷的应用研究 5 适应负荷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心理社会指数(PSI)量表 第二篇 创伤后愤懑障碍 1 概述 2 理论模型和相关因素 2.1 违反基本信念模型 2.1.1 基本信念的内容 2.1.2 基本信念的特征 2.2 环绕模型 2.3 愤懑易感性人格 2.4 社会认知因素 2.5 焦虑型依恋 3 评估 3.1 创伤后愤懑障碍自评量表 3.2 伯恩愤懑量表(BEI) 4 诊断标准、分型和鉴别诊断 4.1 诊断标准 4.2 创伤后愤懑障碍标准化诊断访谈 4.3 创伤后愤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的区别 4.4 复合型创伤后愤懑障碍 5 治疗 5.1 认知疗法 5.2 智慧疗法 5.2.1 智慧及智慧的多重维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