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域文明视野下的东北历史与文化

流域文明视野下的东北历史与文化

  • 字数: 39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禹浪//王天姿//吴博//王俊铮|责编:安芳
  • 商品条码: 97875203694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东北地区特殊的地 貌和多变的地势,以及复杂 的气候环境,决定了东北地 区的历史文化根脉和走向, 本书是《东北流域文明研究 》一书的续集,正文分为四 章。第一章对牡丹江、拉林 河、绥芬河、乌苏里江、浑 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 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深入展 开流域文明支系的研究,有 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东 北五大流域文明的历史内涵 。绥芬河流域是中俄两国共 有的单独入海的河流。第二 、三章则对东北三大民族系 统(肃慎、秽貊、东胡)中 的古代民族进行了系统的学 术史爬梳。第四章为专题性 研究,对汉代苍海郡、北室 韦吐纥山、辽代木叶山等问 题进行了探讨。总之,流域 是古往今来人地关系中最重 要的自然载体之一,从流域 文明的空间视野来研究人类 的文化遗存并从中发现社会 发展的规律,无疑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选择。
目录
绪论 东北流域文明的研究内涵、历史书写与学术价值 一 流域文明——东北史研究的新视野 二 东北五大流域文明的主要内涵 三 流域文明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东北流域文明研究 第一节 牡丹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与考古遗存 一 牡丹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称谓 二 牡丹江流域早期人类的足迹与新石器时代 三 牡丹江流域的铁器时代与渤海文化 四 牡丹江流域的渤海筑城与都市文明 五 辽金时期的牡丹江流域与女真人筑城 六 元明清时期及近代的牡丹江流域 七 牡丹江流域古代历史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二节 拉林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 一 拉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 二 拉林河流域的早期考古学文化 三 拉林河流域的夫余文化遗存 四 拉林河流域的勿吉-靺鞨与渤海文化 五 拉林河流域的辽金筑城与墓葬文化 第三节 绥芬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文化及其城址 一 绥芬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研究综述 二 绥芬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 三 绥芬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与古代民族 四 绥芬河流域古代城址的分布与研究 五 绥芬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乌苏里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 一 乌苏里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二 乌苏里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 三 乌苏里江流域的民族谱系及文化开发价值 第五节 浑江流域的古代历史与文化 一 浑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 二 浑江流域的古族古国古文化 三 浑江流域的王国政权与都市文明 第二章 东北肃慎族系研究述略 第一节 肃慎 一 肃慎族称谓及其含义 二 肃慎的地理分布及考古学文化 三 肃慎民族源流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 四 肃慎族历史地位及文献考述 第二节 挹娄 一 挹娄族称谓及其含义、民族源流 二 挹娄的地理分布与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 第三节 勿吉 一 我国历史文献所见勿吉综述 二 勿吉族称谓含义与族源 三 勿吉地理分布及考古学文化 第三章 东北秽貊、东胡族系研究述略 第一节 秽貊 一 秽貊族称及其含义 二 秽貊的地理分布与考古学文化 三 秽貊的民族源流、政权建立传说及其他 第二节 东胡 一 东胡族系人种、源流及地理分布 二 东胡族系早期社会的经济与文化 三 关于东胡族系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 东胡民族源流 第三节 山戎 一 山戎的称谓及活动地域的地理环境 二 关于山戎的族属流向及历史文献的研究概述 三 山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四节 室韦 一 北魏失韦与隋代室韦五部地理分布 二 唐代及其以后室韦诸部地理分布 三 与室韦相关的考古发现 四 室韦与周边民族和政权的关系 第四章 东北历史地理研究 第一节 西汉“南闾秽君”、苍海郡与临秽县考 一 西汉苍海郡设置的历史背景与“南闾秽君”考 二 西汉苍海郡地望研究述评与“苍海”考 三 确定西汉苍海郡治所地望的依据与其被废置的原因 四 张店汉城出土“临秽丞印”封泥初探 第二节 三燕故都朝阳的历史与文化 一 朝阳的地理环境特征与早期文化 二 慕容鲜卑与三燕政权 三 三燕政权都城朝阳的历史文化 第三节 北室韦吐纥山地理位置考 一 历史文献中北室韦的吐纥山 二 国内外学者有关北室韦吐纥山地理位置考证综述 三 吐纥山即黑河市小兴安岭北端的大黑山与九水山 第四节 辽代木叶山研究述评 一 历史文献所见木叶山综述 二 木叶山地望研究述评 第五节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述论 一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综述 二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的出土地理分布与发现 三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