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

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

  • 字数: 124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黄平//田德文|责编:吴云苓//张超|总主编:马援//张志红
  • 商品条码: 97875201735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 体制机制、制造业产业、港口海运、文化旅游、金融、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闽西南协 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广泛借鉴欧洲、英国、美国、京 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国际和国内一体化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本研究为今后厦门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推 动闽西南协同发展行稳致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关键所 在。今后厦门应不断提升站位,发挥政府推进的引领作用 ,集思广益、协同发力,及时彻底破除阻碍闽西南协同发 展的制度性障碍因素,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加 快形成高质量的闽西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 第二、闽西南协同发展应坚持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 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未来,闽西南协同发 展要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 导的原则,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 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第三,闽西南协同发展应注重夯实人文社会基础。在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建设方面,社会机制具有显著的优点 ,不仅较少受地区利益影响,能够承担起跨行政区重大事 项的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治协调的成本,还可 以为协同发展提供深厚的土壤。今后,闽西南协同发展要 探索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机制,继续为推进闽西南协同发 展区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和坚实的人文社会基础。 第四,闽西南协同发展需注重发挥部门对接机制的作 用。在完善闽西南协同发展制度问题上,除了要充分发挥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作用,加强工作计划制定、项目 对接、信息沟通、事务协调、调查研究等日常工作之外, 还应充分发挥各市对口部门对接机制、各市牵头部门协调 机制的作用,推进落实具体事项。 第五,闽西南协同发展需利用好闽西南协同发展基金 。闽西南协同发展基金的建立为促进五市的资金融通,推 动一批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闽西南 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发掘该基金的潜力,适度拓展基金使用 范围。在此之外,可考虑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延 伸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开展工作,并鼓励厦门市资产管理 公司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债务 重组、对外转让等多种方式减少当地不良贷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