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

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

  • 字数: 171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美)寇志明|责编:徐国强|译者:黄乔生
  • 商品条码: 97871080668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1871-1914年的三大诗派的 代表人物(当然其中有些诗 人的影响时间更长)。王闿 运(1833-1916)、樊增祥 (1846-1931)、易顺鼎( 1858-1920)、陈衍(1856 -1937)、陈三立(1853- 1937)和郑孝胥(1860- 1938)是能够与他们同时 代的读者积极对话的,他们 以诗歌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学 形式,探讨受到威胁的中华 文化传统的延续这种关键问 题。当我们将这些诗人置于 他们自身的历史与文学背景 中时,他们便成为在传统的 中国秩序与19世纪中后期强 加于第三世界的社会达尔文 主义的丛林社会之间的罅隙 中挣扎的一代的代言人。 这些诗人绝大部分既非 高呼政治口号者,亦非冷眼 旁观、无动于衷的唯美主义 者,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一个 面临内忧外患、在生死困境 中挣扎的国家的国民所面临 的个人以及文化的困境。诗 人所使用的是一种可以从不 幸面临消亡的伟大的文学传 统中汲取丰富资源的语言。 他们的成功,为所有伟大的 中国人文传统以及全人类精 神在面临最恐怖的环境时仍 具有的勇敢适应性提供了一 个历久不衰的证明。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王闿运、邓辅纶与清末“拟古派” 第二章 樊增祥、易顺鼎与晚清用典派 第三章 陈衍、陈三立、郑孝胥与“同光体” 结论 主要参考书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