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考察

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考察

  • 字数: 31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杨汤琛|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726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精神结构的转折 、思想的流变以及游记文体 的裂变等方面深入发掘了晚 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元素, 并细致勾勒了其文本书写存 在的复杂流变,从而指出, 晚清域外游记包含了中国散 文现代性构造所需的基本元 素,它最早因为域外体验的 发生,突破了古文的义理藩 篱、挣脱了僵化的语言符号 系统,在精神意识、语言意 识、文体意识方面对现代散 文的生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借此构成了中国散文现代转 型的重要环节。同时,在论 述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的 同时,本书始终将其置放于 “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 域的互动关系中来研究,其 中既强调“他者”对“自我”的 冲击,也强调“自我”面临“ 他者”时所发生的主体性抵 抗,并指出,在冲击、抵抗 之外还存在着双方相互渗透 、相互塑造等复杂暧昧的交 流图景。 总之,晚清域外游记的 现代性研究不仅发掘了晚清 域外游记的现代性,从历史 维度追溯晚清域外游记现代 意识发生的根本动因与现实 依据,相对客观地把握其嬗 变的历史形态,具有思想史 的意义,而且有效追踪了中 国现代散文的发生进程,为 现代文学的发生研究提供参 照与借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晚清域外游记发生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西学思潮与经世致用观念的深化 第二节 晚清西方地理知识的编撰与传播 第三节 晚清政府对外策略的改变 第四节 晚清遣使活动的兴起 第二章 域外体验与晚清域外游记现代意识的发端 第一节 西洋科技体验与科学世界观的兴起 第二节 议院考察与西方民主理念的吸纳 第三节 自我之发现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发生 第四节 西方经验与文化比较意识的形成 第三章 西方想象与晚清游者的精神流变 第一节 文化错位下的域外搜奇:初期舌人的西方想象 第二节 自我规训与观念越界:晚清使臣的异域书写 第三节 西方乌托邦与“吾道其西”:王韬悖论式的西方想象 第四节 批判语域下的异域想象:梁启超的西方观察 第五节 甲午前后日本游记的书写流变 第四章 晚清域外游记的新词语与新观念 第一节 反复言说中的“地球”:时空观的再造 第二节 多重书写下的“博物馆”:文化的自我启蒙 第三节 别具新意的“商务”与“实学”:传统认知范式的转型 第四节 “伯里玺天德”与“托辣斯”:观念更新与思维转换 第五章 晚清域外游记的文体裂变与新文体的发生 第一节 词语的命名与语言之变 第二节 桐城文家的域外书写与文体裂变 第三节 晚清域外游记与现代报告文学的兴起 第四节 传统文学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史传型的游记形态 第六章 晚清域外游记叙述方式的变迁 ——兼与古代域外游记作比较 第一节 叙述视角的转向:从凝视到仰望 第二节 叙述内容的变迁:从山水的罗列到山水的移植、器物的沉溺 第三节 叙述语调的转换:从统一的优越语调到裂变的焦灼语调 第四节 叙述形态的演进:从逐日而录到启蒙性书写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