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 字数: 39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毕游|责编:袁卫华
  • 商品条码: 97875201686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通过 对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三者思想的比较分析,对 理学从朱学时代到王学时代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探讨 和概括。本书认为,理范畴存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 内在矛盾,理学的发展正是解决这一内在矛盾的过 程,并最终走向主观性;性范畴逐渐被弱化(包括 淡化和泛化两种方式),最终丧失了其道德本体的 地位;心范畴的作用从“心具理”走向“心生理” ,这是与理范畴的主观化过程相一致的;知范畴从 “格物致知”的理性认知逐渐走向了“知行合一” 的本能直觉。在对理范畴客观性的认识以及心理关 系、知行关系方面,朱学与陆学实际上更接近,而 二者与王学之间的差异则是本质上的。从朱陆到阳 明,理学逐渐演进为彻底的实践之学、方便之学, 得以从士大夫阶层逐渐走向民间。
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从南宋到明中期的历史演进 一 理学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 政治对理学发展的需求及理学的工具化 三 社会思潮的新方向 第二章 朱陆异同的历史公案 一 朱陆之争的发端 二 从朱陆和会到“晚年定论” 第三章 近现代关于朱、陆、王的比较研究 一 研究概说 二 有关理学范畴的哲学分析 本论篇 第四章 “理”范畴:从客观之理到主观之理 一 朱熹的“理”观念 二 陆九渊的“理”观念 三 朱陆后学“理”观念的演进 四 王守仁的“理”观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范畴:从道德本体到逐渐弱化 一 朱熹的“性”观念 二 陆九渊的“性”观念 三 朱陆后学“性”观念的演进 四 王守仁的“性”观念 本 章小结 第六章 “心”范畴:从心具理到心生理 一 朱熹的“心”观念 二 陆九渊的“心”观念 三 朱陆后学“心”观念的演进 四 王守仁的“心”观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知”范畴:从理性认知到本能直觉 一 朱熹的“知”观念 二 陆九渊的“知”观念 三 朱陆后学“知”观念的演进 四 王守仁的“知”观念 本章小结 终论篇 第八章 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 一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的思想异同辨析 二 理学思想从朱陆时代到阳明时代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