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绘画的回归--新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

绘画的回归--新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刘海平|责编:洪琼
  • 商品条码: 97870102169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产 生了重要的世界性影响力,并引发了艺术理论和艺 术史界关于绘画回归问题的讨论。80年代末90年代 初,德国新表现主义被介绍进中国,影响了几乎一 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中国意象表现主义绘画 是在通过对西方油画的不断模仿和学习的基础上, 逐渐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和个人经验,开辟出一 条蕴含中国诗性的东方主义色彩的道路。本书呈现 了新表现主义和中国意象表现主义在不同的历史背 景、不同文化根源下两种绘画形式的共性和差异性 。着重分析从新表现主义和中国意象表现主义绘画 的基本问题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西方非理性哲学 问题。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认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一节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产生和意义 第二节 德国新表现主义人物:两代人、三座城 第二章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经济奇迹之后——二战后德国的文化和艺术危机 第二节 面对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回望本民族的表现主义 第三章 两个分裂的德国的新表现主义 第一节 “画家的画家”——巴塞利兹的挑战 第二节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伊门多夫的政治绘画 第四章 多样的新表现主义 第一节 综合的媒介——里希特和基弗的道路 第二节 作为一种国际潮流的新表现主义——意大利超前卫艺术与美国的新表现主义 第五章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 第一节 绘画的力量——中国艺术视野中的德国新表现主义 第二节 批评的争论——新表现主义与现代主义 第三节 新表现主义的“真相”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