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精)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精)

  • 字数: 190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梁治平|责编:周弘博
  • 商品条码: 97875108940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治,关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 在本书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的 眼光,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概念 ,“法治” 为什么会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重 要政治议题? “法治”议题的提出和强化,在当时 和今天是为了应对什么挑战,解决什么问题?在过去 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法治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它 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 么认识和评估这场持续不断而且不断升温的运动? 被层层限定和包裹起来的“法治”还可以恰当地名 为“法治”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 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能的? 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从某种外部立场出 发,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条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社 会的变化;而是从中国现实出发,把中国的法治运动 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观察和理 解,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通过梳理 相关观念、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脉络,发现这些主 张内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隐藏的紧张,进而深化我 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及其政治和法律进程的理解。
目录
法律的信和信仰(代序) i 论法治与德治 — 对当代中国法治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 上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可能? 一 法治运动之发展阶段 二 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三 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可能? 下篇 文明史视野中的德治和法治 一 德治 二 法治 三 礼法秩序的解体 四 既往治理模式 五 当代德治的三个主题 六 文明三波 法治: 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 — 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 一 “法治”,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085  “内在视角” 二 法治的两种概念   实质性的法治概念   程序性的法治概念   本文采用的分析性概念 三 移植的法治?   清末的法律改革   历史的断裂与重续 四 传统与现代性   作为一种规则体系的法律   传统的延续和演变   文化变迁 五 国家悖论   法律为国家所用   引入社会之维 六 法治的正当性   民主的法治   法治的民主 七 结语: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 从礼治到法治 走出名义法治的困境 申冤与维权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法治秩序 立法何为? — 对《劳动合同法》的几点观察 在中国,法律是什么? — 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展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