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斯文关天意(近代新旧之间的士人与学人)(精)/乐道丛书

斯文关天意(近代新旧之间的士人与学人)(精)/乐道丛书

  • 字数: 289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罗志田|责编:王婧娅
  • 商品条码: 978710806889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子贡所说的“君子”在近 代逐步淡出,与斯文扫地的 进程是相辅相成而共进的, 的确有些“文化神州丧一身” 的意味。书中的一些人不仅 注意到这样的思想和社会进 程,为此而忧虑,且致力于 挽狂澜于既倒,却又无力回 天。他们那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努力,很像曾国藩所说的 “苦撑”。回访他们历程,想 想我们的社会心态怎样一步 步走到今天的样子,或也可 以为如何成就一个更好的明 天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或可视作“借人以明 史”的尝试,即以人物为中 心来贯串周围的关系事实, 以窥探时代风貌与世变潮流 。所论之人,在其所处的时 代及后人眼里,各自有或新 或旧的标签,实则他们身上 都有新旧混杂的近代特性, 也多少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 的士人风貌,并揭示出过渡 时代士人向学人的转化。
目录
自序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一、从边缘走向中央的湘学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三、近代湖南排外的实际与迷思 四、余论:官绅的互动与竞争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再思 一、旧中有新:王先谦与叶德辉对国情的认知 二、由新转旧:旧派人物反戈一击的关注所在 过渡时代的天下士:张謇与辛亥革命 一、革命乃朝廷促成 二、预作“亡后之想” 三、赞助共和与事后反省 对共和体制的失望:梁济之死 一、有计划的死:梁济的忧虑和民初世风 二、社会反响:菁英忽视而民众缅怀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一、发出时代的声音 二、从国家到个人的觉悟 三、从文学到伦理的文化革命 四、从康、梁到胡、陈的时代转折 五、走向行动的政治革命 六、一生定位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一、新文人要做旧代表 二、文选派和桐城派争夺北大 三、不许小说家代表道统 四、旧派不够旧,新派不全新 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 一、“好政府主义” 二、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内) 三、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外) 四、中共的“联合战线”与胡适 五、胡适与中共“舌战”莫斯科 六、胡适赞颂苏俄的余波 斯文关天意:陈寅恪与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 一、语境:国难与国性 二、本事:对对子引发的诘难 三、陈寅恪的答辩及其旨趣 无名之辈改写历史: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争议 一、大学考试成为社会性表述 二、作文题风波揭示的时代思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