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客西来东渐华风(中国古代欧亚大陆移民及其后代的精神世界)/人大哲学文丛

有客西来东渐华风(中国古代欧亚大陆移民及其后代的精神世界)/人大哲学文丛

  • 字数: 26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雪松|责编:朱华彬
  • 商品条码: 97875203674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欧亚移民与外来文明(“夷教”)的关系, 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本 书从历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入手,刻画了移 民与外来宗教之间的关系,特别从宗教学理论与实践这一 视角说明了移民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适应和融合,对于推 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几个 篇章既相互独立,又由共同的问题意识一以贯之。笔锋在 历史文献、社会思潮、宗教族群等多个维度上挥洒自如, 是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著作。
作者简介
张雪松,男,北京人,笔名雨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副教授,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全职研究员。代表性专著:《法雨灵岩:中国佛教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印光法师研究》、《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佛教史”第一卷);译著:《天蓝色的彼岸》等。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异域传闻:汉末方仙蓟子训的西方“原型” 第一节 蓟子训传说与耶稣故事的相似性 第二节 口传福音的一个“中国化”变形 第三节 蓟子训传说流传的地域和口传福音海路入华 第四节 东汉末三国东吴时口传福音故事进入中国的可能性 第五节 关于卢陵铁十字的考证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西来圣书:唐代敦煌景教文献的真伪问题 第一节 敦煌景教文献概述 第二节 李盛铎、羽田亨与《敦煌秘笈》 第三节 富冈文书与高楠文书 第四节 《大正藏》中的景教文献 附:《序听迷诗所经》写本录文 第三章 信仰实践:元代维吾尔族航海家亦黑迷失的“看经” 第一节 《一百大寺看经记碑》的发现及现代录文情况 第二节 亦黑迷失其人 第三节 “看转藏经”的含义 第四节 《一百大寺看经记碑》中的寺院地理分布 第四章 交流互鉴:晚明的“东土西儒” 第一节 李贽之死及其相关问题考证 第二节 “妖书案”与京师社会风气的变迁 第五章 神秘主义新思潮:明清之际的汉译《研真经》 第一节 《研真经》的汉译及在华传播的相关问题考证 第二节 舍蕴善及其性命之学 第三节 明清文献对《研真经》的征引 第四节 《研真经》研究的重要价值 第六章 小聚居与处境化:从《冈志》看清代北京牛街地区的回民历史与传说 第一节 《冈志》作者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冈志》的写作时间、流传情况以及现代白话翻译的编写说明 第三节 《冈志》所记北京牛街的回民人物与职业生活 第四节 《冈志》中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冈志》涉及内容大事记 附:《冈志》白话翻译 第七章 兴学与启蒙:民国回民新式教育管窥 第一节 晚清、北洋政府时期张子文在北京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节 张子文在东北地区的教育活动 第八章 吐故纳新:上海犹太富商哈同夫妇办学风波 第一节 哈同夫人资助黄宗仰、月霞法师创办华严大学的历史钩沉 第二节 黄宗仰与姬觉弥在哈同花园办学中的交替一 第九章 国际化与多元性:玉观彬的多重身份 第一节 玉观彬的声明及其相关考证 第二节 玉观彬生平及在华活动丛考 附:玉观彬(慧观)简谱 跋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