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乡城迁移(基于液态现代性的视角)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乡城迁移(基于液态现代性的视角)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飞|责编:孙砚文//马明
  • 商品条码: 97875203675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 籍制度、农地制度等农民工 永久迁移的制度性障碍基本 消除。不过,自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不 确定性、高风险性的液态现 代性特征。当下,进城农民 工深刻体验了就业市场、社 会保障、社会资本、生活环 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高风 险性。与此同时,农村社会 的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农业 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农村 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在这 双重力量的形塑下,农民工 表现出不愿弃地进城、认为 农村户口比中小城市户口更 值钱、不愿永久迁移的心态 。微观视角看,就业稳定性 与社会保险参与率的提升并 不足以推动农民工永久迁移 ;阶层地位与身份认同对农 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具有直接 影响,人力资本则通过阶层 地位、身份认同发挥间接影 响。为此,应修正液态现代 性的不利影响,推动中国城 镇化的健康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一 关于国外人口迁移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农民工乡城迁移的研究 三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现代性与乡城迁移 一 问题提出 二 现代性的生成与变迁 三 自由现代性下的乡城迁移 四 固态现代性下的乡城迁移 五 液态现代性下的乡城迁移 六 中国现代性与中国农民工的乡城迁移 七 小结:尚待检验的理论视角 第四章 “弃地”进城到“带地”进城:农民城镇化的思考 一 “弃地”城镇化的形成: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城镇化 二 “弃地”城镇化的延续与“半城镇化”: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城镇化 三 当前化解“半城镇化”的实践困境 四 “弃地”城镇化合理性的丧失 五 未来:“带地”城镇化的意义及其挑战 第五章 农村户口更值钱:户口价值变迁与农民工的主体认知 一 改革开放前户口价值的层级差异 二 改革开放后农村户口价值的逐步上升 三 农村户口更值钱:农民工主体的建构逻辑 四 结语: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调整 第六章 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乡城迁移行动 一 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概况 二 研究设计 三 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情况 四 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城镇落户的影响因素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不确定性与农民工非永久迁移 一 农民工的不确定性体验 二 以不变应万变:农民工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逻辑 三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农民工的乡城迁移意愿 一 农民工的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 二 农民工的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 三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类型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就业稳定性、社会保险与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 一 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二 概念界定与变量测量 三 结果与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人力资本、阶层地位、身份认同与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 一 研究假设 二 变量测量与模型构建 三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结构方程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乡城迁移的未来 一 当前农民工乡城迁移的行动逻辑 二 关于乡城迁移形式的争论 三 关于当前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 四 中国现代性拓展与乡城迁移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