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学传播学文摘(2018总第7卷上下)

新闻学传播学文摘(2018总第7卷上下)

  • 字数: 73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唐绪军|责编:彭莎莉//王鸣迪
  • 商品条码: 9787520366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8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闻学传播学文摘》连续出版多年,《新闻学传播 学文摘2018》为2卷本,是总第7卷,包括“全文转载”“ 论文摘编”和“论文题录”三部分。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 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所长唐绪军主编,在新闻传播 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书中涵盖国内外相关学术重 大问题和前沿动向,以全球视野和学科交叉的多元视角, 发挥中国社科院学术平台优势,为领导层和学术研究提供 文献检索、学术交流与评价、推优荐优、沟通与引领学术 研究前沿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
作者简介
  唐绪军,男,1959年2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祖籍山东省文登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198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先后在中共徐州地委宣传部、徐州市委宣传部和徐州日报社工作。1984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7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其间,1995年至1997年赴意大利罗马大学任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赴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新闻学与传播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目录
《上册》 全文转载 传播研究的时空脉络 新中国初期新闻宣传的价值重塑与体制重构 民族文化经典的“再地方化”——“阿诗玛”回归乡土的个案 农村网吧里的孩子们——基于湖北省藕镇留守儿童互联网使用与社会交往的民族志调查 社交媒体公共讨论中理智与情感的传播机制——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 重塑“媒介”:行动者网络中的新闻“算法”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选择性接触与偏轨接触 论文摘编 理论与范式 传播的理论与理论的传播:传播学史研究及其知识社会学方法 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 PM2.5知识生产与意指概念的阶层性批判:通往观念史研究的一种修辞学方法路径 “可见性”赋权——舆论是如何“可见”的? 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 论皮尔斯符号学中的传播学思想 新闻史论 “歌以咏政”:作为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及其政治传播功能 现代时间观念的形成与新闻现代性在中国的发生 旧关系与新组织:从《时务报》看中国同人报的内在困局 《时务报》纷争的另一种理解:地方性知识的视角 抗战外宣的主力军与领军人:“国宣处”与董显光、曾虚白 纠偏与规训:建国初期的连环画媒介批评 “报刊影评”:1930年代左翼影评的生产策略 媒介研究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职业权威的话语建构——基于48家媒体2016年新年献词的话语研究 “正在消失的报纸”:基于两起停刊事件的元新闻话语研究——以《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为例 倾听:当前中国政治沟通的薄弱环节——以140个诉求表达事件为例 媒介使用对中国城乡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 媒体建制派的失败:理解西方主流新闻界的信任危机 中国电视文化的日常生活表征流变 传播结构、电视艺术与自我认同:春晚与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制度与法律 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障碍与中国作为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选择 网络隐私权司法保护的信息困境 新媒体研究 互联网治理:一种综合路径的探索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 社交媒体与中国草根慈善组织的合法化传播策略——以“大爱清尘”为例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再生产 传播权利的转移与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脸谱网进军新闻业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政治参与的创新——基于混合参与空间理论 互联网使用对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工具变量分析 网络围观的伦理审视 技术与文化传播:对新媒介文化的批判性研究 “赛博格时代”的新闻模式:理论逻辑与行动路线图——基于对话机器人在传媒业应用的现状考察与未来分析 论文题录 理论与范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