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法律的边缘(第3版)(精)

在法律的边缘(第3版)(精)

  • 字数: 186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舒国滢|责编:胡艺
  • 商品条码: 9787521609257
  • 版次: 3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学家有时既需要在“法 律的中心”之内,又需要置 身于“法律的中心”之外,来 选择观察法律的角度和距离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认识 经验,即:我们不能精确地 描绘距离过分遥远的细微之 物,但也看不清距离太近的 庞大物象。距法律太远或太 近,都会使法律人不能正确 地对待法律。或者说,在需 要精确的地方,我们不能离 开法律的语境太远,以至跌 进法律语义射程之无穷无尽 的边缘;而在需要做“法律 续造”时,我们又不能拘泥 于具体的实在法条文的规定 ,以至于被“白纸黑字”的规 则宰制了我们的视野和心性 。 本书是关于研究“在法律 的边缘”的专著,全书分为 远观的法律、西域法学拾零 等数部分内容。
目录
I 远观的法律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精神? 制度之“墙” 法典的诱惑 人本的秩序 法律不能承受战争之重 在都市的法律中生活 法的演进:过程、式样和趋势 II 法:诗与思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 法律与音乐 时间结构中的法律 法律的地理空间 宪法的时间之维 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 III 法哲(理)学:智慧的渴望 走出概念的泥淖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并非有一种值得期待的宣言 学术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法理学的上下左右 法学的知识转型 IV 法治思考片断 法治与文明过程 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 法治品格的重塑 法治不是什么? 法治进程中的大众文化背景 法与道德“深度的消失” V 西域法学拾零 艾克·冯·雷普高与《萨克森之镜》 浪迹于法与童话之间 莱纳河边的法学家们 访欧语丝 赫伯特·L.A.哈特 目标波伦亚:“二十世纪末对法律的挑战” 柏拉图《国家篇》:译名的困惑 追寻真正公正和自由的社会制度 保罗·利科的《论公正》 VI 人文札记 小月河边,有一所大学叫政法 思想的建筑学 在当今的法律世界,我们到底还有怎样的想象? 如何看待知识生产者问题 精神的宿命 关于《人文札记》的札记 律师之心性 《律师文摘》与堂吉诃德 地图的故事 原法之道 复杂性的挑战 走出权力与权利理论思辨的迷津 裁判的技术之惑 失落的盛典 他者的视境 “边缘”之思 悠然飘萍 文人的苦乐 VII 编辑短札 淡然回首十年路 中国法学的“出土文物” 澳大利亚海风吹来的法的式样 再见,20世纪 《法理学与法治之镜》编后记 风,总是要飘散的 守望《比较法研究》的日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