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我读论语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我读论语

  • 字数: 744
  • 出版社: 湘潭大学
  • 作者: 陈科华|责编:王正杰
  • 商品条码: 97875687042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 义为指导,试图运用文本 阐释学的方法对《论语》 做出三重语境分析,以突 出文本“上下文”意义联系逻 辑对于文本思想体系构建 的价值为重点,着重挖掘 文本篇与篇之间的主题逻 辑联系、篇内各章之间的 意义联系逻辑,尝试为读 者理解文本提供一个整体 性的理解框架,并试图解 决文本“重出”现象的理解难 题,旨在为“论语学”的发展 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为读者留下一个真实的孔 子印象。这在孔子和《论 语》研究领域是比较新的 尝试,也是本书的亮点和 创新之处。
目录
导读1 《论语》的文本形式及其意蕴 一、儒学的分化与文本的篇 幅 二、“圣人之言”与书名之义 三、“问答”的意蕴与理解的开放性 四、“一以贯之”与语境重构 五、“文如其人”与《学而》第一 导读2 “一以贯之”读《论语》 一、孔子的“赞述”阐释学 二、有子与曾子的阐释路径比较 三、“一以贯之”的文本逻辑 第一篇 孔学大纲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偷》第三 《里仁》第四 第二篇 孔学教育思想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第三篇 孔学理想人格论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第四篇 孔学道德实践论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第五篇 孔学价值观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第六篇 孔子精神与孔学体系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