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

  • 字数: 246
  • 出版社: 电子工业
  • 作者: 林雪萍|责编:徐静
  • 商品条码: 97871213957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工厂与外部交互所发生的创新(灰度创新),远比想象的复杂,而且生机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个制造业来看,没有制造土壤的固守,基础原理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将会大打折扣。中国有着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这些土壤和它下面的交错复杂的供应链根系,是中国制造的一条跃迁之路。
作者简介
林雪萍 __eol__全球产业观察家、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对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及环球制造创新体系有较深研究。曾在《哈佛商业评论》《瞭望》周刊等杂志发表上百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出版《智能制造术语解读》《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等专著。__eol__主要研究领域: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工业与能源升级、全球制造创新体系、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升级路径、企业先进制造技术战略__
目录
第一章/灰度创新的定义:交叉结合部的创新 第一节 微笑曲线是一个典型的误解 / 2 第二节 创新驱动人见人爱,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 / 5 第三节 制造创新那些不痛快的伴侣 / 8 第四节 灰度创新是制造结合部的联合创新 / 10 第五节 开放式创新与灰度创新的区别 / 13 第六节 灰度创新的价值去向 / 15 第二章/制造创新的国家土壤 第一节 引领者德国:从早期的染料革命到现在的工业4.0 / 21 第二节 美国制造创新的大时代变迁 / 26 第三节 日本推动创造性的合作研究 / 35 第三章/中国灰度创新:制造崛起 第一节 走向卓越制造的路径 / 48 第二节 全球化分工:灰度创新的贡献 / 51 第三节 制造难以大规模迁移的护城河 / 54 第四节 回岸制造不容易:灰度创新助推了利润 / 58 案例:灰度创新的放大效应:德国设计+中国制造 / 60 第四章/产业级生态:工业生态系统是创新的最好保障 第一节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同级切换 / 70 案例1: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探索 / 72 案例2:研华与大学的灰度创新 / 74 第二节 大树级的价值链网络 第三节 了解与支持代理商:农机与工程机械的代理商 / 79 第四节 产业集群的灰度创新:中心- 卫星工厂体系 / 82 第五节 行业细分工导致大量的灰度创新 / 91 案例:工程机械代理商天远的多维度灰度创新 / 94 第五章/企业如何推动灰度创新 第一节 大型企业的创新:从一体化到中央基础实验室 / 102 第二节 灰度创新是一个组织对负熵的引入:know-how到know-who / 106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三三魔咒” / 109 第四节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蚂蚁和大象的联手 / 112 第五节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命题 / / 118 案例:小松公开数据,推动建立生态 / 123 第六章/与下游用户合谋寻找灵感 第一节 与用户共同创造 / 126 案例:机床厂如何提供为用户算钱的服务 / 131 第二节 用户的经验是最好的养分 / 135 第三节 新型供应链条上的知识容器 / 142 第四节 跟着客户一起转行 / 146 第五节 逆向灰度创新:超级用户的力量 / 148 第七章/善待供应商 第一节 共进退的绿色外协会 / 162 第二节 供应链新伙伴关系 / 164 案例:为伙伴加油打气 / 167 第三节 了解上游供应商的能力 / 168 案例:空气清新剂和筷子 / 171 第四节 为供应商创造价值 / 173 案例:寻找最大公约数 / 175 第八章/灰度创新的基本法则 第一节 灰度创新是设计出来的,而非自发完成的 / 182 第二节 开箱法则Think out of Box——跳出局外 / 185 第三节 一张桌子两家用:企业内部的墙,早已有之 / 188 案例:从技术到组织——菲尼克斯与中控的联合研发 / 190 第四节 找寻企业的灰度大使 / 196 第五节 跨界知识的撞色拼接组合 / 198 第六节 为合作机制保驾护航 / 201 第七节 狼群模式:供应链长板组合集团战 / 205 案例:长胜的“狼群模式” / 207 第八节 长臂灰度创新: ST 意法半导体的主动与康宁的被动 / 213 第九节 社会心理学的导入形成必要支撑:中外厨房的差别 / 218 第九章/灰度创新失灵 第一节 信任失灵 / 222 第二节 “非我所创”综合征是灰度创新的天敌 / 224 第三节 行业的灰度创新失灵:共性技术科研院所的缺失 / 226 第四节 生产加工深度过长 / 228 第十章/流动式知识产权的界定 第一节 联盟的知识产权界定 / 235 第二节 螺丝式(阶梯式)的渐进,确保灰度创新发生 / 237 第三节 伙伴之间的互利关系 / 239 后 记 / 24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