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民行动的物质呈现(一个关中村落的时空结构日常生活与文化遗产1930-2010)(精)/东南学

乡民行动的物质呈现(一个关中村落的时空结构日常生活与文化遗产1930-2010)(精)/东南学

  • 字数: 576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孟凡行|责编:刘庆楚
  • 商品条码: 97875641867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器物、手工艺等 物质文化的角度切入,主要 使用田野考察材料,并辅以 相关文献,对关中平原典型 村落的时空结构、日常生活 及文化遗产做详细描述和分 析。其主要内容分为八个部 分。首设绪论,后置结语、 附录,正文共五章。全书从 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史等 学科的视角。力求建立对中 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史背 景和问题域。
作者简介
孟凡行,198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民俗学)博士,现为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讲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民间器具、手工艺和区域文化,乡村社会结构和农村发展。合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民族志著作,在《社会科学家》、《艺术与科学》等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器具、手工艺遗产和关中文化研究”。
目录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及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资料来源、使用原则和研究方法 三、对本书使用的部分概念和地方用语的说明 第一章 关中乡村的历史、地理背景和物质文化概况 第一节 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第二节 民具普查与关中乡村物质文化的宏观描述 一、“关中民间器具工艺分类登记卡”简介 二、关中乡村器具文化概述 第三节 小个案考察与关中乡村物质文化的中观描述 一、“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考察报告简介 二、关中民具、手工艺和乡民生活现状 第二章 乡民行动的时空结构与社会网络 第一节 圪塔头村社会历史背景及地理景观 一、金周至—堳坞岭一圪塔头 二、□邬岭上的“圪塔头” 三、村界的类型和意义 四、村落的微观地理 第二节 村落内部社会结构 一、家 二、家屋和户族 三、行政区划和文化认同与行动单位 四、村内自治组织 五、社会分层与人群分类 第三节 “村落边缘” 一、户族、通婚等社会交往圈 二、与圪塔头村存在贸易关系的市场 三、庙会 四、外部信息来源 第四节 “物的流动”与社会网络的建构 一、礼物的种类、适用场合和功能 二、借用的物和共享的物 三、商品和小卖部 四、物的两种流动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乡民生产行动的资源、工具、技艺及实践 第一节 土地的性质、类型及其与水的关系 一、土地的性质与类型 二、土地与水的关系 三、20世纪30年代以来圪塔头村土地的变迁 四、妇女“解放”和“下地” 第二节 粮棉种植的技艺与性别 一、庄稼把式的技艺 二、纺线织布与女性生活 三、粮棉的种植和分配 四、粮棉角色的转变 第三节 民具、技艺与匠人生活 一、民具的四层结构 二、传统技艺和匠人生活 第四节 油坊、染坊和砖瓦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