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路分析原理与电子线路基础(上电路分析原理高等学校教材)

电路分析原理与电子线路基础(上电路分析原理高等学校教材)

  • 字数: 39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殷瑞祥|责编:吴陈滨
  • 商品条码: 9787040541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3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路分析和电子线路基 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 信息类等专业的两门核心 工程基础课程,既具有较 强的系统性,又强调工程 性,是从事电子系统硬件 学习的入门课程。本书将 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 融合在一起,既克服电路 课程“不接地气”的缺陷,又 解决电子线路基础/模拟 电子技术课程“接地有余而 顶天不足”的问题。全书分 上、下两册,上册为电路 分析原理部分,共6章:电 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子线路中主要器件的 电路模型、电路分析的基 本方法、交流稳态电路分 析、线性动态电路瞬态分 析、二端口网络。书中着 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 基本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例题和习题除围绕上述重 点外,还注重思考性、启 发性,使读者能增强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读者应用计算机 辅助手段分析设计电子电 路,该书附录介绍了利用 Multisim进行电路分析和设 计的方法。 本册既可单独用于电子 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本专科 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也 可与下册配合作为电路分 析原理与电子线路基础单 门课程的教材。本书对于 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 本实用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殷瑞祥,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87年获华南工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13年担任广东省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长,2013年起担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2001年起连续三届(2001-2017)被聘为 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5年被聘为广东省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和集成电路设计与产业推广工作,主编出版教材14本,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套,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1套。2007年获得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科研方向有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与实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基金项目和重大专项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本章导读 1.1 从电磁场到集总参数电路 1.1.1 电与磁 1.1.2 电磁场的似稳条件 1.1.3 似稳电磁场与集总参数电路 1.2 电路基本概念 1.2.1 “场量”与“路量” 1.2.2 电路组成与功能 1.2.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4 电路拓扑的基本概念 1.3 电路模型 1.3.1 理想模型的概念 1.3.2 实际电路建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3 电路建模方法 1.4 理想电路元件 1.4.1 单端口理想电路元件 1.4.2 二端口理想电路元件 1.5 电路的基本定律 1.5.1 基尔霍夫定律 1.5.2 特勒根定理 本章重要概念与关键公式 习题 第2章 电子线路中主要器件的电路模型 本章导读 2.1 兀器件的互连及其电路模型 2.1.1 分布参数电路概念 2.1.2 均匀传输线模型 2.1.3 均匀传输线参数 2.2 单端口器件的电路模型 2.2.1 电阻器模型 2.2.2 电容器模型 2.2.3 电感器模型 2.2.4 电源模型 2.2.5 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模型 2.3 双端口器件的电路模型 2.3.1 晶体管的电路模型 2.3.2 场效应晶体管电路模型 本章重要概念与关键公式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章导读 3.1 直流稳态电路概念 3.2 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3.2.1 电路等效的概念 3.2.2 无源电阻网络等效分析 3.2.3 含源电阻网络等效分析 3.3 电路分析的系统方法 3.3.1 全电路方程 3.3.2 支路电流法 3.3.3 网孔电流分析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