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

  • 字数: 276
  • 出版社: 福建教育
  • 作者: 乐黛云|主编:杨乃乔
  • 商品条码: 97875334645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兼任教授;曾任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5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7年,自1989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至今,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编中法合办的《跨文化对话》杂志。曾开设“比较文学原理”、“西方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和西方”、“比较诗学”等课程。 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国知识分子的形和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主编有:《跨文化个案研究丛书》14卷、《中学西渐丛书》6卷、《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2卷、《跨文化对话丛刊》26卷等。
目录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中国文学史教学与比较文学原则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国外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以前的鲁迅思想 论《伤逝》的思想和艺术 鲁迅属于全世界——《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前言 茅盾早期思想研究(一九一七——一九二六年) 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为悼念茅盾同志逝世而作 《蚀》和《子夜》的比较分析 二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心态的探索——论茅盾的《蚀》与《虹》 漫谈茅盾的抒情散文 《雷雨》中的人物性格 小说世界的外延研究——传统的小说分析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新批评派与小说分析 决定着表达方式的深层结构——结构主义与小说分析 潜意识及其升华——精神分析学与小说分 作品的框架与意象的发掘——接受美学与小说分析 事序结构和叙事结构——叙述学与小说分析 “推末以至本”和“探本以穷末”——诠释学与小说分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