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墨家思想研究论稿

墨家思想研究论稿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朱传棨|责编:洪琼
  • 商品条码: 97870102200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墨家学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层次 、多方面和具有长久性的,其在政治、经济、哲学 、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人学、军事学、伦理学 、宗教学等方面,均有其影响和贡献。应该说,墨 家学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秦汉之后,它虽在被压制、被排斥的情况下,它 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不亚于儒家学说和道家 学说。墨家学说的精华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标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某些基本特 征。如兼爱、非攻、强不执弱、富不辱贫、尚贤举 能、强力从事、固本节用、尚功尚利等等思想精华 ,均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本书从墨子 与墨家、墨家哲学思想及其影响、墨家的社会政治 观和政治革新主张、墨家科技思想和军事思想对墨 家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朱传棨,1928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顾问,中国墨子学会顾问。1953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5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冯友兰、周辅诚、任继愈三位名师指导下进修中国哲学。1958年到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在6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史》、《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解读》等近十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教理论战线》、《武汉大学学报》等多种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承担了“七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科研项目。离休后被聘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政治导师,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讲授“马恩早期著作研究”课,接受教育部委派指导日本访问学者的研修工作。至今笔耕不止,正式出版了《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等学术著作,发表文章50余篇,每年还出席有关学术研讨会。
目录
序 前言 我与墨家学说研究 第一章 墨子与墨家 一、墨子其人与其里籍问题 二、《墨子》其书与墨家学派 三、墨家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影响 四、墨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第二章 墨家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墨子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墨子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三、墨子哲学的基本特征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 第三章 墨家的社会政治观和政治革新主张 一、墨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 二、墨家社会政治观的当代性 三、“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 四、从儒、墨“对话”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 墨家思想 第四章 墨子的死亡观及其革新习俗 一、“厚葬久丧,不可不沮也” 二、“祭祀天鬼,则天鬼之福可得也” 三、“杀一人谓之不义”,但“杀盗非杀人也” 第五章 墨家科技思想和军事思想 一、墨家的科技思想及其意义 二、量子卫星命名“墨子号”的重要启迪 三、“鲁班巧人”之巧及其意义 四、再论“巧人之巧”与鲁班精神 五、墨子军事思想及其意义 第六章 墨家学说的曲折命运 一、墨家学说发展的坎坷历程及其主要原因 二、墨家学说由废而复起的主客观原因 三、对墨家学说应作历史的全面系统研究 四、任继愈先生与墨学复兴及其研究 附录 一、在历次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和总结发言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墨家思想研究 三、忆两位墨研逝者 四、本人发表的墨学研究论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