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个体化闲暇--城镇化进程中苏北泉村的日常生活与时空秩序/青年学者丛书

个体化闲暇--城镇化进程中苏北泉村的日常生活与时空秩序/青年学者丛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 作者: 王会|责编:董汉玲
  • 商品条码: 97875520327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消费主义进村,乡村社会发生 了急剧分化。本书主要以苏北泉村为田野,以村庄闲暇为 研究对象,梳理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闲暇生活世界形式和 内容的变化,分析了闲暇性质和功能的变迁,进而深化了 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闲暇生活之变需要在乡村社会变迁的整体视域中理解 。重建闲暇生活方式需重新建立农民与村庄之间的关联, 这种闲暇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焕发村庄价值生产能力,为 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样,农民仍然可以自由地在 城乡之间流动,并且有序地、可控地城市化,即使不进城 ,他们依然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及缘起 第二节 闲暇研究回顾 一、批判范式与闲暇异化 二、闲暇研究的功能主义范式 三、人类学中的闲暇研究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第四节 田野与方法 第五节 章 节安排 第二章 农民闲暇中的娱乐生活 第一节 娱乐的合法性:解放话语与村庄视角 一、“权利解放”与“人性解放” 二、熟人社会中的娱乐休闲 第二节 电视下乡与网络进村 一、“关门看电视” 二、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与混社会 三、“进城的冲动” 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三节 棋牌与赌博 一、棋牌:金钱与刺激 二、赌博:暴利与暴力 三、娱乐的盛宴:六合彩风波 第四节 娱乐物化的政治社会学 第三章 农民闲暇中的社交生活 第一节 闲话不闲 一、闲话的内涵与性质 二、闲话的衰弱与“不得罪”的交往逻辑 三、闲话的去村庄化 四、闲话的去道德化 第二节 没有人情味的交往 一、人情的功能与性质 二、仪式性人情的变迁 三、人情功能的异化 第三节 “无公德的个人”和无规则的社会 第四章 农民闲暇中的民俗生活 第一节 闲暇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一、婚姻仪式衰落与婚恋乱象丛生 二、丧葬仪式变迁与老人危机 三、婚丧生命仪式作为一种反文化的文化实践 第二节 闲暇生活中的民间信仰 一、农民的信仰 二、信佛与信上帝 三、地下教会 第三节 象征体系的瓦解 第五章 农民闲暇的时空秩序 第一节 农民闲暇中的时间与空间 第二节 闲暇时间货币化和时间产权意识的兴起 一、劳动力价值化与闲暇时间货币化 二、时间产权意识的兴起 三、闲暇时间的公共性意涵丧失 第三节 闲暇空间区隔化与人际关联功利化 一、闲暇的空间区隔 二、人际区隔与功利化关联 第四节 时空秩序与个体化闲暇 第六章 个体化闲暇兴起的根源 第一节 经济分化与农民闲暇变迁 一、“闲而不暇”:村庄经济分层与社会性竞争 二、消费压力与闲暇变迁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农民闲暇变迁 一、闲暇交往圈层化、阶层化 二、闲暇交往中的超社区关系 三、家庭核心化与私人性闲暇的兴起 第三节 农民价值分化与闲暇变迁 一、消遣经济时代的闲暇与价值观 二、农民的价值观分化与闲暇变迁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闲暇的性质与功能 一、熟人社会中的闲暇 二、闲暇的三重功能 三、闲暇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第二节 闲暇个体化与半熟人社会化 一、闲暇生活的个体化 二、半熟人社会化 三、飘零的个体与空虚的村庄 第三节 重建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