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思与自反(反身性视野下的社会学与风险社会)

反思与自反(反身性视野下的社会学与风险社会)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肖瑛
  • 商品条码: 97871001864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反身性涌现于哲学社会 科学的后现代转向进程,既 是理论建构的重要范式,也 是经验研究的崭新视角,并 纠缠于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 的二元困境,其纷呈的歧义 构成后现代社会科学的一道 景观。本书在厘清“反身性” 的多元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 上,尝试构建“反思与自反” 范畴,然后以之为视角爬梳 和考察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演 变、风险社会的构成逻辑, 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社 会学基本论题。本研究在揭 示“反身性”的暗面的同时, 更彰显其亮面,从而增进对 “解构”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 “再建构”面相的认识。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反身性的多元内涵及其哲学发生 第一节 反身性的词源学界定 第二节 混乱的反身性 第三节 反身性的分类与解读 第四节 反身性的哲学发生及其分野 第二章 作为社会学认识论的反身性 第一节 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的发生 第二节 曼海姆的遗产与SSK对反身性的彰显 第三节 反身性社会学:从古尔德纳到布迪厄 第三章 作为风险社会建构方法论的反身性 第一节 理论化现代性建构的各种方案概述 第二节 从结构化理论到现代性的结构性矛盾:吉登斯 第三节 反身性和风险社会:贝克 第四节 共识与分歧:吉登斯和贝克思想的比较与评价 第五节 风险社会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反身性的再转向 第一节 从暗面到亮面:米德对反身性的反思性运用 第二节 “内心对话”:在关怀与行动之间 第三节 接榫反身性的转向和再转向之可能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