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神人文主义论文集(第1辑)(精)

精神人文主义论文集(第1辑)(精)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编者:陈来|责编:崔秀军
  • 商品条码: 97870102238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精神人文主义”是杜维明教授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 中正式提出的论域。在开展“文明对话”、与各民族的宗 教和文化传统对话的过程中,印度学者巴拉苏布若门尼 (R.Balasubramanian)向杜先生建议,应该把儒学当作 一种具有精神性的人文主义,以区别于世俗的人文主义。 受此启发,杜先生以儒家仁学,尤其是思孟心学的精神价 值为核心,提出了“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 以“仁”为枢纽、“自我”为核心,将“人”展现为四个 维度:自我(己)、社群(群)、自然(地)、天道(天 )。自我绝不是封闭的,人作为世界的参与者、欣赏者与 共同创造者,通过对社群、自然、天道的“体知”,塑造 整全人性。“精神人文主义”旨在以具体的、独特的个人 为基础,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价值。这一论域提出后 ,得到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响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就此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本书为陈来教授从会议论 文中精选的19篇论文,论文作者均为两岸三地知名学者, 代表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目录
“第二届精神人文主义研讨会”主旨发言(代序) 精神哲学与精神人文主义 “道德性”和“精神”的人文主义 儒家与人文主义 精神人文主义:意义及其扩展 伦理道德,如何造就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 “修道”“尽性”以“成人” ——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人生意义观 “儒家人文主义”的知识检证 殷周之际的宗教变革与人文精神 “旧邦”何以能够“新命” ——从文化中国和精神信仰角度看 精神人文主义视阀下的当代文明对话问题论析 从同行人生路到反思杜维明先生的成就:敬贺 八秩寿辰 哲人于时代之政治责任 ——从不入危邦的孔子与不离乱邦的苏格拉底谈起 以《大学》理解儒学的意义及局限 ——兼论统合孟荀 佛教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 “天下之虑”与“今世实谋” ——叶适保守主义思想观念评析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 王船山哲学研究的误区之克服及其发展之可能 ——关联“当代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哲学反思 民国时期的“五教”观念与实践 ——以儒商冯炳南为例 儒家的批判精神 ——知性探索的价值 靡哲不愚(代跋) 附录 仁者寿——在杜维明先生八十寿辰暨“第二届精神人文主义研讨会”上的致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