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 字数: 19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杨开峰|责编:李俊峰//马海英
  • 商品条码: 97873001635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认识中国国家治 理的制度刚性、制度韧性 与制度包容性的有机统一 ? ·如何将党和政府组织 及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 多元主体有机地整合起来 ,形成一核多元、协商共 治的治理格局? ·如何将中国国家治理 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的 高效能? ·如何在国家治理各领 域和各层面的工作中落实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坚持和完善中围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是开启“中国之治”新 境界的钥匙。围绕上述问 题,中围人民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的15位学者在《中 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 一书中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和回答。本书从公共管理 、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 科的角度,选取制度建设 、行政体制、经济治理、 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应 急管理、生态文明、治理 工具等围家治理的多个重 要切面进行剖析,提出了 诸多新思想和新理念。
作者简介
杨开峰,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美国Rutgers大学公共管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美国国家行政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国家治理、绩效管理、公民参与、政府改革、公共组织等。主编《公共绩效与管理评论》(英文SSCI)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中文)。
目录
第一章 把制度建设放在国家治理更突出位置 一、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二、制度建设的总体逻辑 三、制度建设的发展逻辑 四、制度建设的组织逻辑 五、制度建设的评价逻辑 六、制度建设的构成逻辑 七、制度建设的运行逻辑 八、制度建设的行为逻辑 九、制度建设的改革逻辑 第二章 “一体四化”的中国特色行政体制建设 一、一体: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行政组织一体化 三、行政流程简约化 四、行政方式效能化 五、行政关系分权化 第三章 职责明确、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治理体系 一、职责明确是政府治理的前提 二、行政体制和行政组织是政府治理的主体 三、依法行政是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 四、人民满意是政府治理的目标 第四章 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 一、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论述 二、夯实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基础 三、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 四、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建设 五、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五章 中国之治背景下的财政体制改革 一、“站起来”时期的财政体制 二、“富起来”时期的财政体制 三、“强起来”时期的财政体制 第六章 创新特大城市治理,推进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一、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是我国推进以人民为中心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工程 二、尊重特大城市规模调控规律,创新特大城市治理模式 三、以可支付住房供给为突破口,建构特大城市非户籍人口民生保障体系 第七章 中国社会保障治理改革 一、“应保尽保”原则的治理意涵解析 二、“应保尽保”治理目标的挑战分析 三、“应保尽保”与基本医保治理改革重点方向 第八章 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健康中国建设 一、中国特色民生体系及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重要地位 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健康中国的最新精神 三、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健康治理 第九章 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治理目标:社会治理中国之治的愿景 二、治理场景:我国社会治理的问题回应 三、理论反思:超越“二元对立”的我国社会治理观念 四、整合式共治: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走向和路径 第十章 激发基层社会活力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的界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