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 字数: 380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叶澜|责编:罗永华|总主编:叶澜
  • 商品条码: 97875041365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9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 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交互研究而撰写的,有关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全景式的理论力作。全书 由三大编共十二章组成。 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 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 存基础”、“世界变革”和“中 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 。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 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 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 性质、任务、主体、策略 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 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 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 重建论”,作者回溯了1840 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 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 ,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 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 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 作了系统论述。全书展现 了一个参与当代中国基础 教育变革的学者对当代中 国及其基础教育的深度思 考,以及为形成“中国教育 变革理论”所作的不懈努力 。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社会基础论 第一章 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与生态 一、人口 1.自然结构状态 2.社会结构状态 二、资源 1.土地资源 2.矿藏资源 3.水资源 4.海洋资源 三、生态 1.“人类纪”、“人类世”的提出 2.生态的严重性 3.生态改造的艰难 第二章 世界变局: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 一、“全球化”风云 1.“全球化”观念的辨析 2.“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与形态变换 3.全球化的实质 二、“信息化”浪潮 1.信息化的基础性形态——技术存在 2.信息化的结构性形态——社会存在 3.信息化的生命性形态——个体存在 三、“后现代”精神 1.“后现代”的多重理解 2.后现代精神:在批判现代性中呈现 3.研究后现代主义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主题: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 一、起点——历史的抉择 1.抉择的核心构成 2.社会转型起点的力度 二、过程——社会转型的展开 1.发展观的应时演进 2.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 三、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编 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回溯与反思 一、历史回溯 1.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 2.以面向21世纪,强化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3.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二、整体性反思 1.如何处理社会变革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2.如何处理国际教育变革思潮与中国教育变革的关系 3.如何处理基础教育变革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4.如何处理教育变革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第五章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与任务 一、教育变革之性质问题的一般探讨 1.变革性质的类型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