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十岁回乡去

三十岁回乡去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东方
  • 作者: 蔺桃|责编:张洪雪
  • 商品条码: 97875207162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同样也是共同踏上富裕生活的起点之年。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本书即是20位高知回乡创业、带领乡亲奔小康的纪实故事。这些返乡青年中有作家、设计师、建筑师、大学老师等,他们专业精眼界宽资源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不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还在产业帮扶、人才帮扶、市场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乡亲们实现了致富增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底是该客居他乡,发愤图强;还是该三十返乡,振兴家乡经济,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成了很多外飘一族反复思考的重要课题。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支持让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 本书用白描手法,忠实还原了受过教育的青年自发回乡创业的奋斗历程,展现他们在积极参与新乡村建设、扶贫又扶智、促进当地多元发展的同时,找到了与乡土、乡村结合的独特方式,也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通过他们,我们对“乡”以及“乡”的生活与建设有了新的定义,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更多的美好的路径。
作者简介
蔺桃,记者、作家。2011年,作为首届大陆学生前往台湾读研。其间采访了宜兰、台中、台南等多个从事永续农耕和生活创新的个人及团队,深受影响。2014年开始深度了解祖国大陆的乡村和在那里返乡深耕的青年,用细腻的文字忠实记录下他们返乡、创业、生活的故事。目前暂居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边种菜,一边写作,一边育儿,持续关注美国及海峡两岸永续农耕和创新生活方式。已出版有《陆生元年》(合著)、《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
目录
08 | 序一 人生道 归乡路 015 | 序二 田园,地球的头等舱 022 | 自序 专注当下,知行合一,身土不二 第一篇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02 | 周华诚:从作家到“父亲的水稻田”,还可以这样做农民 013 | 桃 二:从创意广告人到自家茶园,就是人在草木中 024 | 杨 阳:35 岁扛起锄头,瓜果蔬菜不只疗愈地球也疗愈人心 035 | 唐 亮:返乡六年,用一座农场凝聚起一个家 048 | 吴 宇:吃一顿爸妈种的菜,日子才会美滋滋 058 | 陈统奎:辞职卖荔枝,十年修来家乡美 069 | 梁少雄:友善耕种,用心传承乡土生活新文化 第二篇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84 | 陈茹萍:在森林里搭盖自己的家,让人找回对美的感知力 94 | 于建刚:从4A 公司落脚蚕丝手艺,乡下有太多的事可以做 106 | 卢太周:北京白领太行山养鸡,只想让农民做回普通人 115 | 鱼 饭:在潮安老家开一家三更书店,带给乡亲诗和远方 125 | 刘 璇:在西藏建造森林学校,用另一种方式耕种 136 | 张 雷:设计师进山,村民走上国际设计周 第三篇 最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 150 | 许著华:从保护文物到文创,传统文化是无休止的爱 161 | 夏莉莉:下乡养儿,造一个生态家园 174 | 吴志轩:建设古村,让众人找回安顿心灵的家园 185 | 蔡舒翔:古城的价值不只在建筑,生活着的人才是它的灵魂 198 | 王大欣:从美国回到广州,他热爱的不只是广府文化 209 | 王求安:野生建筑师,关心的不止是乡村建筑 222 | 林小熏:游学串联起城市与乡村,营造每个人的新故乡 235 | 后 记:每一个时代的逆行者,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背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