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秩序之间(唐宋法典与制度研究)

秩序之间(唐宋法典与制度研究)

  • 字数: 434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戴建国|责编:周珍
  • 商品条码: 97872081652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现存《天圣 令》文本的来源及其修纂 方式。依据《天圣令》在 行的宋令,对唐代的《田 令》《赋役令》《捕亡令 》《杂令》分别作了复原 尝试,并对相关的国家制 度进行了研究。作者力图 突破囿于断代史研究而造 成的隔阂,探求北宋法典 与唐代法典的传承关系、 唐宋律令体系的流变。通 过对神宗时期重大诏狱审 理过程的分析,考察宋代 的法制理念及对祖制的变 通调整。深入探讨了宋代 基层社会的法律人、宋代 户口统计和赋役征差簿帐 制度、宋代典权制下的一 田两主制、永佃权及田底 、田面权等土地产权形态 问题。
作者简介
戴建国,1953年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编《全宋笔记》。“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修纂委员会委员,主持《宋史》修订。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法制史、历史文献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著有《宋代法制初探》《宋代刑法史研究》《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等。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多项二、三等奖。主持点校的《文献通考》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前言 上篇 《天圣令》与唐令复原研究 第一章 《天圣令》文本来源辨析 第一节 从《附令敕》看《天圣令》文本 第二节 《天圣令》详定本的体例 第三节 《天圣令》附录唐令的缘由 结语 第二章 《天圣令》修纂方式再探 第一节 更改旧令参补新制 第二节 保留旧文只删不补 第三节 参修新制必因唐令旧条 结语 第三章 《天圣令·田令》研究 第一节 唐《田令》的复原 第二节 唐《田令》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关于唐《田令》的完整性 第四节 唐《田令》与其他法律规范的关系 结语 第四章 《天圣令·赋役令》研究 第一节 《天圣令·赋役令》在行宋令的探讨 第二节 唐《赋役令》新出令文的探讨 第三节 唐食封制探析 结语 第五章 《天圣令·捕亡令》研究 第一节 唐《捕亡令》的复原 第二节 唐《捕亡令》的源流、实施效果和变化 结语 第六章 《天圣令·杂令》研究 第一节 唐《杂令》的复原 第二节 《天圣令·杂令》的脱文及其补遗 第三节 唐《杂令》若干问题的探讨 结语 中篇 唐以降律令制法律体系的传承流变 第七章 宋代律令体系的发展与多元结构的形成 第一节 “敕”的崛起与宋代律令体系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宋代特别法与唐代法典谱系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法律体系多元结构的形成 结语 第八章 律令体系的传承——以《庆元条法事类》法条源流为中心 第一节 《庆元条法事类》与唐律令格式的关系 第二节 《庆元条法事类》与《天圣令》的关系 第三节 《庆元条法事类》与两宋的立法新创 结语 第九章 律令体系的演变——以唐宋专卖法为视角 第一节 唐宋专卖法的实施 第二节 专卖法修入《卫禁敕》的立法意义 第三节 《罚格》的衍生与入敕 结语 第十章 律令体系的式微——以《至元杂令》为例的考察 第一节 《至元杂令》与唐宋律令体系的关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