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孝了人生就顺了

孝了人生就顺了

  • 字数: 222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曾仕强|责编:周连杰
  • 商品条码: 97875699358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孝”没有民族之分,没 有贵贱之分,它是做人的根 本。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华 传统文化中的“孝”逐渐变淡 ,使得一些人只注重个人享 受,根本不知“孝”为何物。 针对现代人对“孝”逐渐缺失 的问题,曾仕强教授从实际 出发,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种 种问题展开论述,指出现代 人对孝道文化的误会和曲解 ,反思现代人行孝时存在的 问题。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 地理解孝道,曾仕强教授还 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原本 乏味的经典从多种角度,由 浅入深解读圣贤之理,力求 把圣人的智慧与现实紧密结 合起来,更具趣味性,以便 读者轻松掌握孝道之理。
作者简介
曾仕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著有 《道德经的奥秘》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智慧》 《胡雪岩的启示》 《坤道——曾仕强教做出色的中国女人》 《孝就是道》 《现代易学院》详解易经系列 等数十种著作
目录
前言 上篇 孝道与幸福人生 第一讲 为什么孝就是道 道就是自然,明白自然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知道。 孝并非天生,需要从小培养,有赖父母以身作则。 孝合乎自然的道理,做人的根本,所以孝就是道。 第二讲 千万提防不孝的人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孝敬父母为修德之本。 以孝道为根本,来修身、齐家、治国推及平天下。 孝是基本原则,是做人做事的检验,人不孝免谈。 第三讲 为什么孝为德之本 孝从哪里来?孝从祭祀中来,拜祖宗并不是拜偶像。 祭祀的前身是殡葬,由恻隐之心自然孕育而形成。 孝是子女的责任,不应推卸,从父母生前到死后。 第四讲 如何孝敬父母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勿违。 生前能事父母以礼,远比死后再补救要可贵得多。 事亲五要则,最好都具备完善,才算尽爱敬的心。 第五讲 孝从哪里培养出来 孝道从家庭培养出来,由童年开始,养成好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使子女有所感受。 父母仁慈,夫妻忠贞,三代同堂,是最好的环境。 第六讲 如何把孝道用在各行各业 《孝经》的内容,分为天子、诸侯以至庶人十八章。 把孝道运用在社会各阶层,使孝道发挥不同的感化。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第七讲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价值 孟子指于礼不孝有三事,三者之中,以无后为大。 其实是不孝以无后为最大,包含了三层不同意义。 促进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扬,才是有后最大价值。 第八讲 二十四孝的故事不合时宜了吗 中华文化是道德与艺术的结合,充满了浓厚感情。 二十四孝所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内容与时俱进。 迄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要用心体会其中道理。 第九讲 如何启发孩子的孝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不忘本的人,值得大家信任。 父慈子孝,一家和乐,家和万事成,人人都喜欢。 家风在传承中发扬光大,长保富贵平安,最踏实。 第十讲 现代人的问题出在哪里 现代人过分自我,彼此疏离,需要孝道促进和谐。 孝是德之本,要振兴道德,必须从孝道重新开始。 唯有明白百行孝为先,才能根除万恶淫为首乱源。 第十一讲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至少可以维持精神上的三代同堂,孝道得以传承。 孝悌的培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使人不致孤立。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对找对人提供更可靠依据。 第十二讲 孝道是无限的责任 道是要实践的,人能弘道,并不能等待道来弘人。 孝道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尽心实践,才了悟不足。 既然知不足,就应该善补过,所以是无限的责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