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

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

  • 字数: 37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康之|责编:李海莹//马明
  • 商品条码: 97875203698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后 工业化运动的现实,前瞻性 地谋划社会治理模式重建的 方案。本书将人类的社会治 理模式区分为三种历史类型 :农业社会家元共同体中的 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人的同质 性的基础上的,依据社会的 等级结构展开,习俗、权力 等是社会治理的主要资源; 工业社会的族阈共同体中的 社会治理是建立在原子化个 人的基础上的,是在启蒙思 想的自由、平等原则下展开 的,属于运用规则的治理; 后工业社会合作共同体中的 社会治理模式重构需要充分 考虑流动性、开放性等条件 ,把人的共生共在作为基本 目的。在构想后工业社会的 治理模式时,引入了社会高 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 前提性条件,分析了依据规 则以及程序原则的治理的不 可能性,令人信服地证明社 会治理伦理重构是唯一出路 。在与农业地域性的、工业 社会民族国家下的社会治理 的比较中,发现了社会治理 演进的历史中包含着向全球 扩展的逻辑,指出全球化、 后工业化所推展出来的是全 球治理。全球治理是新型社 会治理模式的表现形式,而 其实质则是合作治理。这是 一本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背 景下全面构想后工业社会治 理模式的著作,多维度地展 示和证明了社会治理伦理重 构的必然性。
目录
导论 反思与重构 一 概述 二 民主与法治的追求 三 行政及其普遍性原则 四 合作治理的道德谋划 第一章 人的关系及其工具化 第一节 重新认识人的关系 一 熟人、陌生人与匿名社会 二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 三 人的行动中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学中的“科学”与“人” 一 科学化、技术化追求之路 二 科学化、技术化追求的现实表现 三 把关注重心转移到行动者上来 第二章 法治与自治 第一节 法治以及在当前的困难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 二 法律的缺陷和法治的困难 三 全球化、后工业化中的法治 第二节 “自治”在社会转型中的遭遇 一 根源于自我的“自治”与“他治” 二 “自治”与“他治”的历史与逻辑 三 “自治”与“他治”受到了挑战 第三章 从竞争到合作 第一节 竞争及其社会后果 一 工业社会的竞争文化 二 对竞争原因的理解 三 竞争文化必将得到扬弃 第二节 竞争文化中的竞争政治 一 体现了竞争文化的政治 二 竞争政治引发国际冲突 三 终结竞争文化之路 第三节 从竞争文化到合作文化 一 竞争文化中的司法 二 竞争的社会及其规范 三 合作文化的兴起 第四章 流动性与社会治理 第一节 流动性增强下的社会治理变革 一 流动性的迅速增强 二 流动性引发社会变革 三 社会网络与合作行动 第二节 从制度到行动的转变 一 社会治理的制度性思维 二 民主的政治生活方式 三 行动导向的社会治理 第五章 超越个人与集体 第一节 个体与集体问题 一 基于个体的社会治理 二 重新定义“个体” 三 个体与集体归于行动者 第二节 个人主义话语及其社会建构 一 个人主义话语及其功能 二 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社会建构 三 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表现 第六章 道德化的进路 第一节 重新认识道德与理性 一 道德与理性间的关系 二 理性社会中的“反伦理” 三 反思政治时的道德体悟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道德化 一 社会治理变动的新迹象 二 依然存在排斥道德的力量 三 伦理建构的必然性 第七章 民族国家的处境 第一节 全球化中的民族国家 一 民族国家及其历史表现 二 民族国家的结构性矛盾 三 民族国家遭遇挑战 第二节 从“世界”观念到“全球”观念 一 全球治理问题的提出 二 全球治理模式问题 三 建构全球治理模式的阻力 第八章 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第一节 走向合作的全球治理 一 全球治理:新旧模式的更迭 二 世界治理的行动逻辑 三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全球治理 第二节 基于道德的合作治理 一 全球社会的道德条件 二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三 全球治理就是合作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