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规划协调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空间规划协调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 字数: 213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魏广君|责编:李东//陈夕涛
  • 商品条码: 97871122407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 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关键期 。新一轮改革任务艰巨繁重 。从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 作会议提出:“建立空间规 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 ”,到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 会议明确:“完善城市治理 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再到2018年《国务院机 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 资源部,着力解决自然资源 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 叠等问题”,一系列政策举 措和地方实践不断推进着“ 多规合一”工作向“空间规划 体系重构”的升级。虽然多 角度的空间规划整合研究已 经展开,主题日渐清晰,但 系统性的研究理论框架尚未 建立,众多研究还处于分散 化、隔离式的状态。因此, 在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下, 空间规划体系内的“多规协 调”研究亟待展开,这也势 必成为规划体制创新的突破 点。首先,空间规划协调研 究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 要求,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的有力手段和重要途径。其 次,空间规划协调研究是进 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与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化 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内容, 在国家推行的机构改革实践 中占据重要位置。最后,空 间规划协调研究有利于提高 政府的规划管理行政能力, 改善传统的多头管理、交叉 管理、灰色管理环境,以实 现统一协调的高效管理。 具体来看,研究主要包 含以下七方面内容:第一, 在总结、分析近年相关研究 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当前空 间规划协调研究的局限,并 尝试探讨未来研究所需积极 应对的几方面内容。第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解 读,回顾了我国空间规划体 系的发展历程,借鉴了国外 经验,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 趋势,并指出当前中国空间 规划所面临的总体困境及影 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 ,在深入剖析我国现行空间 规划体系的基础上,以多规 间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 将相关规划在发展阶段、法 规体系、实践性等方面进行 完整的比较分析,从中探寻 规划不协调的基本特征和实 现规划协调的可行性。第四 ,从规划转型与政府管理制 度变革内外双重视角研究探 讨了空间规划协调的内在机 制与外在途径。第五,尝试 构建了一个新的空间规划协 调体系框架、制度框架,并 以冲突协调理论为基础,建 立了空间规划协调的运行与 评估框架。第六,以大连为 例,对空间规划协调进行了 实践探索,指出了环境保护 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其对 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重要意 义。第七,结合实际案例的 应用成效,对空间规划协调 实施过程的核心落脚点及国 土空问规划所带来的空间规 划体系重构进行了思考。 总之,规划的主要功能 在于引导科学发展、控制盲 目发展、协调全面发展,其 目标是为了实现健康、可持 续的发展。围绕目标,做好 规划协调,处理好各方利益 关系,对规划效能的发挥具 有重要意义。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变革 1.1.2 作为规划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空间规划协调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多角度开展的空间规划协调研究 2.1.1 体系平台 2.1.2 行政指引 2.1.3 理论基础 2.1.4 协调机制 2.1.5 技术支持 2.1.6 制度保障 2.1.7 方法途径 2.1.8 实践探索 2.1.9 小结 2.2 国外空间规划协调的实践 2.2.1 德国的空间规划体系 2.2.2 英国的空间规划体系 2.2.3 瑞士的空间规划体系 2.3 评述与讨论 2.3.1 环境规划纳入空间规划体系是关键 2.3.2 空问规划管理体制制度改革是根本 2.3.3 空间规划协调度评估是核心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时代困境 3.1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3.2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的总体困境 3.2.1 困境之一:价值理念模糊 3.2.2 网境之二:功能定位偏差 3.2.3 困境之三:实施运作紊乱 3.3 对困境的思考 第4章 从规划比较看我国空间规划的基本特征 4.1 相关规划的发展阶段比较 4.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4.1.2 主体功能区划的产生与发展 4.1.3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4.1.4 城乡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4.1.5 环境保护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4.1.6 小结 4.2 相关规划的法规体系比较 4.2.1 土地利片j规划的法规体系 4.2.2 城乡规划的法规体系 4.2.3 环境保护规划的法规体系 4.2.4 小结 4.3 相关规划的实践性比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