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沙仑的玫瑰(共3册)

沙仑的玫瑰(共3册)

  • 字数: 188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包慧怡//陈杰//姜林静|责编:刘宇婷
  • 商品条码: 97875327840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沙仑的玫瑰》脱胎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陈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静三位明星老师首次在复旦大学校内联合开设的跨学科、跨语种文学精读课,从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这6个经典的意象入手,从诗歌的意象阐析、绘画的视觉符码到哲学的纵横导引,透过国际的视野、广博的见闻和清丽的文字对三语文学和绘画进行解读,并挖掘了与其有关的独具魅力的人文故事与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贵、迷离、荒诞、恐怖而又浪漫的画作,让读者宛如置身于承载着历史烟尘与依附着神秘灵性的异域殿堂之中。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包慧怡 都柏林大学英文系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研究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中世纪手抄本中的图文互动、世界诗歌。著有英文专著Shaping the Divine, The Pearl-Poet and the Sensorium in Medieval England,评论集《缮写室》《翡翠岛编年》,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等,出版译著14种。 陈 杰 巴黎索邦大学法国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17世纪法国文人生活,17世纪文学与社会关系,19世纪法国诗歌。著有《十七世纪法国的权力与文学:以黎塞留主政时期为例》,译有《反对单一语言》《大分化:正在走向终结的新自由主义》等。 姜林静 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中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卡尔?施米特的文学批判、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和19—20世纪的德语诗歌。著有德语专著Carl Schmitt als Literaturkritiker.Eine metakritische Untersuchung等。
目录
【目录】 天鹅 西方文学中的“天鹅”意象 暴力的两极——叶芝和H. D. 笔下的丽达与天鹅 从创作困境到生存哲思——马拉美和克洛岱尔的天鹅诗 从“恋爱中的天鹅”到“歌唱中的天鹅” ——德语诗歌中的“天鹅绝唱” 头颅 西方文学中的“头颅”意象——小绿人、绿骑士、莎乐美 英诗中的“头颅”意象——虚无主义者的物质困境 贝克特笔下的头颅式空间——跨越生死界限的头颅 花 西方文学中的“花”意象 从“禁闭之园”到“人间天堂”——中古英语诗歌中的诸花园 花与唇印——奈瓦尔的沉梦之旅 诺瓦利斯与索菲——通往“蓝花”之路 塔楼 西方文学中的“塔楼”意象 塔罗牌与巴利李塔——叶芝晚期诗歌中的塔楼意象 巴别塔——从《圣经》传统到法国现代诗 进退维谷的“塔楼边”——阿奈特?封?多斯特-霍斯豪夫的诗意诞生之地 葡萄酒 西方文学中的“葡萄酒”意象 中世纪波斯“诗酒风流”诗学传统——哈菲兹的饮酒诗 醉舟——从自由的海难到“五月的蝴蝶” 欢愉与自由之酒,和解与救赎之酒——德语诗歌中“葡萄酒”意象的两希渊源 玫瑰 西方文学中的“玫瑰”意象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 ——中世纪、文艺复兴与20世纪的英语玫瑰诗 从“域外的玫瑰”到原初的神圣——《阿苔密斯》中的玫瑰意象 玫瑰的矛盾、神秘与超越——“玫瑰诗人”里尔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