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拿起针筒的国家(20世纪中国性病控制社会史)

拿起针筒的国家(20世纪中国性病控制社会史)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杜鹃|责编:段海宝
  • 商品条码: 9787010216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对中国1949—1964年消灭性病运动的社会史 进行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分析。首先,利用系谱学的方法 ,通过对医学论文、报刊杂志等文献关于性病态度的文本 进行收集和分析,探究“性病”这一医学概念的建构过程 ,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此揭示这种在中国存 在数百年的个体医疗实践,如何被建构成为需要治理的社 会问题;进而这种由于性欲不节导致的疾病,又是如何在 新中国的语境中被建构成为“旧社会”的疮疤,而成为被 清除的对象。 本书将利用诸多从未公开过的内部调查数据和访谈资 料,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消灭性病运动的背景(性病 流行情况)、策略和结果;引入知识-权力关系的分析框架 来解释,现代细菌学说、公共卫生学的发展如何促使知识 将性病“问题化”,并创造了权力作用的空间,权力又是 如何通过建制化的过程,获取对知识的解释权和使用权, 并赋予知识以合法性。通过这样的分析,提供关于中国消 灭性病运动的另一种叙事。
目录
序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的性病及其问题化 第一节 花非花,柳非柳,奈何以性为名 第二节 性病的问题化 第二章 拿起针筒的国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性病流行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 医学建制化与新中国成立后消灭性病运动的过程 第三节 消灭性病运动中的“去性化”特征 第四节 性病的治疗——路线之争 第五节 疾病控制的议程设置 第三章 消灭了性病的中国 第一节 最后的胜利 第二节 污名重现 第四章 死灰复燃 第一节 旧炉添新火 第二节 应对 第三节 “爱之病” 第五章 新的治理 第一节 法制规制 第二节 流行病学治理模式 结语 附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性病防治机构 附录二:青霉素治疗方案(1956年全国性病专家座谈会提出,经卫生部发到各地参考) 附录三:1949—1964年《中华皮肤科杂志》发表的介绍苏联性病疗法的文章 附录四:1949—1964年间中医疗法治疗性病文章汇总 附录五:性病相关政策法规(1960-1999年) 附录六:禁止卖淫嫖娼的相关法律法规汇总(1979-1999年)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