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两汉文体研究(修订版)/励耘文库

先秦两汉文体研究(修订版)/励耘文库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于雪棠|责编:王强//吴纯燕
  • 商品条码: 978730325868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先秦两汉文体现 象及文体观念为研究对象探 讨了诸多问题。作者力图从 大的文化背景纵向观照某些 文体的产生和发展,横向考 察各种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 与交叉,深入追索促使文体 产生及嬗变的复杂因素,着 重于探源和考变,提出了一 些富有新意的见解。其中, 对《周易》经传结构与战国 秦汉散文体制的关联、《尚 书》篇名的命名方式、经学 阐释与文体生成等问题的论 析,从同源词角度讨论《庄 子》“寓言”“卮言”的涵义, 从战国诸子长于辨析的角度 考察《庄子》文章论辩的特 色,研究视角及结论均颇有 可取之处,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于雪棠,女,1972年生,辽宁抚顺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攻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有学术专著《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先秦两汉文体研究》,论文集《易庄居诗文丛论》,教材《中国散文》,合著《唐代边塞诗传》《诗赋词曲读写例话》《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参编多种教材,与其父合作编选当代诗赋曲联集多种。在研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目录
第一章 《周易》经传结构与战国秦汉散文的体制 第一节 对卦式结构形态 第二节 包举宇宙式结构 第三节 序在书末的体例 第四节 经传合编与论说文 第二章 《尚书》的文体分类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 第一节 前人的分类 第二节 篇章命名方式与文体分类 第三节 六体名义辨析及篇章归属 第四节 名与体例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 第三章 从《尚书·尧典》诸篇看早期历史叙事文体的特征 第一节 叙事与记言 第二节 结构体制 第三节 语言风格 第四章 《尚书》典体文与秦汉封禅文 第一节 典体文发展的两条线索 第二节 封禅文的文体特征与文化生态 第三节 本典与仿制:经典的形成及文学观念的变化 第五章 《尚书》训体与《史》《汉》书志及《七发》 第一节 训的内涵及体类特征 第二节 训与《史》《汉》书志体 第三节 训与谏诫文及《七发》 第六章 文学观念与文体的生成——以春秋辞令为例 第一节 引“言”与“立言”:重“言”观念 第二节 “辞不可以已”与“辞其何益”:两种相反的言辞观 第三节 以“文”论辞令:对辞令文学性的重视 第四节 “择言以教”与“能辞为宝”:言辞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 经学阐释与文体的生成一以《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繁露》为例 第一节 “辩而裁”与“博而切”:两种相异的阐释文体 第二节 “依经以辨理”与“合经以立义”:先秦与汉初两种经学阐释方式 第三节 “义由例出”与“体由义出”:阐释法引出观念与观念生成阐释法 第八章 经学师受与文体的生成——以西汉诏策为例 第一节 帝王之师及其所受之学 第二节 经学师受与帝王人格类型 第三节 诏策的内容、体制与帝王的经学师受 第四节 诏策的风格与帝王的经学师受 第九章 文体的多源性——以《说苑》《新序》《列女传》三书为例 第一节 三书体例与先秦诸子 第二节 三书体例与说经方式 第三节 以事言理的思想表达方式考源 第十章 文体的分合交叉——以蔡邕碑文为例 第一节 碑文的兴起及体制特征 第二节 碑文与铭诔的分合交叉 第三节 蔡邕的修史情结与其碑文创作 附录 《庄子》“寓言”含义词源学考辨 《庄子》“卮言”含义词源学考辨 《庄子》文章的“辨”与“辩”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