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新景观(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

走向新景观(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林墨飞|责编:李椒元
  • 商品条码: 97870102163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 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 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 系统性研究,整体宏观地将 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 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 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 实践,一方面正确研判取得 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 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 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 讨应对策略与方法,为中国 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 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 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 步的框架平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高等职业院校风景园林、环 境设计、城乡规划等学科的 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 选课教材,对于园林景观行 业的实际工作者具有较大的 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林墨飞,1977年出生,博士学位,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环境设计及其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市级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检索1篇、EI收录检索5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一、时空范畴的界定 二、关于“景观” 三、“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四、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一、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二、反思:本书的理论基点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况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一、框架由来 二、元素构成 三、工具分析 四、方法应用 第二章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第一节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一、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三、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四、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一、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年-1978年) 二、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年-2011年) 三、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年至今) 第三节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一、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二、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三、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四、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第四节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一、“中国式”继承 二、“大思想”的传播 三、景观实践的发轫 四、殊途同归的探索 第三章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第一节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一、惯习的含义 二、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第二节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