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方文献区域社会与国家治理

地方文献区域社会与国家治理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周东华//赵晓阳|责编:吴丽平
  • 商品条码: 97875203667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7年8月,中国社会 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 史研究中心与杭州师范大 学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在 杭州举办了以“地方文献、 区域社会与国家治理”为主 题的第七届中国近代社会 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 为会议论文集结而成,分“ 学术回顾”“地方治理与区域 社会”“新观念与社会演变”“ 传统社会与革命新生”四个 专题,在延续“区域社会”研 究的基础上,展开对“国家 治理”这一新概念的讨论。
目录
序 一 学术回顾 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范式转换 中国社会史研究四十年 二 地方治理与区域社会 民国时期城市寺庙管理及其困境——以北平社会局对安化寺纠纷的监管为例 从“民间机制”到“官方体制”:清及民国时期江西的“义图” 妥协与对抗:清代以来洞庭湖区的渍涝灾害及其因应之道 1933-1937年间华北白银走私与中国各方应对探析 底层政治:民国北平东岳庙道士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治理 上海工部局早期市政权的建立与扩展(1854—1863) “教养兼施”的实践、成效与困境:民国浙江救济院研究(1928—1937) 出仕、保证与同乡:明清同乡京官印结 授之以渔:土山湾孤儿院与近代上海孤儿救济 三 新观念与社会演变 晚清科举改革和书店的应对之道 发现“青年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问题调查的兴起 从个人经历到公众记忆:作为全球史的近代社会史书写——以20世纪前西方人对“杭州”的描述为例 以场域理论视角反思近代中国新闻业 早期宗教传统与实践 四 传统社会与革命新生 绅士的分裂:咸同之际山东乡绅刘德培的抗官之路 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一项战时交通社会史的考察(1937-1945) 国民党训政时期的区乡公所与自治行政——以广东为中心 张啸林建议蒋介石开征遗产税考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